AD
首页 > 曝光台 > 正文

siro-1690_石家河遗址,解密长江中游史前文明

[2017-05-06 15:03]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admin  阅读量:9561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驱车自湖北天门市出发,向西北行驶15公里,便到了位于石河镇的石家河遗址。 1954年,一项水利工程的施工,让一批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在这里重见天日。半个多世纪里,陆续的考古发...

驱车自湖北天门市出发,向西北行驶15公里,便到了位于石河镇的石家河遗址。

1954年,一项水利工程的施工,让一批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在这里重见天日。半个多世纪里,陆续的考古发掘不断向世界揭示这个长江中游等级最高、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史前聚落,使人们对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有了全新认识。

2014年,曾中断20多年的石家河遗址考古工作重启,三年里陆续发掘约3375平方米的区域,其中包括谭家岭古城、三房湾、印信台、严家山等遗址。在规模达3平方公里的勘探中,考古人员发现了石家河遗址核心区域存在多重人工堆筑的大型城壕遗迹,从宏观上认识了遗址的布局。作为考古学界最重要的代表,石家河遗址同时入选“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7000年前,位于大洪山南麓、江汉平原北部的这片山前地带就已经有人居住。约4300年前,此地文化达到鼎盛。在文明曙光到来前夜的漫长岁月中,这座120万平方米的古城所具有的文化辐射力甚至超越了良渚古城。

“石家河文化北边越过了黄河,到达河南上蔡、西平一线,东到安徽,西到三峡,南面到达洞庭湖。”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石家河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孟华平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说。

在石家河遗址被发现前,人们对长江中游地区的史前文明知之甚少。黄河流域在中国文明孕育中的主导作用一度毫无争议。直至良渚、石家河、宝墩等遗址被发现,考古学泰斗苏秉琦的史前文明“满天星斗”说有了强有力的实物支撑。“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各地文化都有过发达的阶段,也很有特点。很多区域文明消失了,或是融入到中华文明中。现在,我们说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如果没有这些发现,我们可能都没有这方面的概念。”谈及石家河遗址在整个中华文明起源探索中的意义时,孟华平如是说。

谭家岭古城城垣与城壕

城中之城

长江文明的第一次浪潮中,石家河文化与良渚文化是留在历史河床上两颗最重要的遗珍,它们各有一座庞大的都邑。在孟华平看来,石家河古城之于石家河文化的意义,类似于莫角山之于良渚。

约120万平方米的石家河古城是石家河文化影响区域的权力中心。令人惊讶的是,历经4000多年,古城城墙依然有残段留存于地表,南面和西面的城墙保存得更为完好。

西城墙保留了1100米,南城墙也保留了600-700米,城墙高度范围为6-8米。体量如此巨大又保存完好,考古人员一度以为这是现代水利灌溉工程的一部分。当时,考古学家几乎天天在城墙上走过,他们起初不敢相信,自己脚下的土路居然就是史前古城的一部分。

“城墙外是一条河,当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大规模的建筑工程。”北京大学文博学院院长赵辉曾于1989年参与了石家河古城的考古,在最近一次公开讲座中,他曾如此回忆当时的工作经历。

随着调查深入,遗址中的很多点被连成了“面”,古城面貌逐渐清晰。

学者们面前的土台也逐渐与整座大城联系在一起。这些土台最高达8米,外面有几十米宽的护城壕。壕沟的走向和当地地表水流的自然侵蚀方向并不一致,或横亘在冲蚀沟谷上,或硬生生开挖于开阔平坦的台地上。

“从前,我们认为史前时期不会有那么高的城墙,还以为这条壕沟是一条距今不远时修建的水渠。之后才确认,壕沟是石家河文化时期的护城河,而土台就是城墙。”孟华平说。

经过长时间调查,考古人员探明,整个石家河古城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1200米,东西宽1000米。城墙外环绕着一条宽大壕沟,壕沟围成了一片面积为180万平方米的区域。

整个石家河遗址经历了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及后石家河文化,时间跨度自距今7000年至距今4000年。据孟华阳介绍,石家河古城的建造于屈家岭晚期到石家河时期。而在此之前,生活在此处的先民还曾在中心地带建立起另一座城池:谭家岭古城,这里正是最新一次考古发掘的重点。

如今,谭家岭古城的大致范围已经探明。它大体呈正方形,城垣东西长440米、南北宽390米,城垣内面积17万平方米。在石家河古城崛起前,谭家岭古城是这片土地的权力中心。据孟华平介绍,谭家岭古城很有可能建造于油子岭文化晚期。

历史上,谭家岭古城与石家河古城很可能呈交替使用状态。“谭家岭古城的使用年代正是油子岭文化晚期到屈家岭文化早期,石家河古城则是屈家岭文化晚期至石家河时期。”孟华平说,“先有了谭家岭古城,再慢慢扩大到石家河古城。而在石家河古城建成之后,谭家岭古城的城墙也便废弃了。”

石家河古城城墙至今依旧可见,谭家岭古城的城墙则早在约4000年前便烟消云散。

三房湾遗址废弃红陶杯 (局部)

逐渐复杂的社会

自距今6000年至5000年,母系氏族社会逐渐解体,氏族成员的分化开始加剧,劳动分工出现,社会进一步复杂化。4000多年前,鼎盛时期的石家河文化的辐射力远远溢出了石家河古城,事实上,长江中游的湖南、湖北两省,考古学家们已经发现10多座受石家河文化影响的城。“如果按照聚落等级来划分的话,可以分为2至3级。”孟华平说。

在石家河古城内部,人们能通过现有考古推测当时一部分社会分工。在古城西南部的三房湾遗址,曾出土数十万件红陶杯,除外,还发现有陶窑、黄土坑、洗泥池、蓄水缸。专家推断,这是一个大型的陶器生产作坊。

孟华平告诉第一财经,目前的考古发掘仅仅揭示了这片区域在石家河文化晚期至后石家河时期的历史。不过,三房湾遗址的人类活动痕迹并不仅限于此。遗址地下还存在着深约1.5米的文化层,更多更早的历史信息可能蕴藏于此,一切还有待发掘。

地处古城西面,与古城隔城壕相望的印信台是长江中游地区规模最大的史前祭祀场所。约在距今4500年至4300年间,先民在这里留下了五座土台、100余座瓮棺葬、立缸等遗物。孟华平说,这里的瓮棺并不是用来埋葬人的,而是两碗上下相扣的一种祭祀用品,瓮棺中还存有一些骨渣。土台的台基之间填埋着大量石家河文化晚期的红陶杯及人骨残骸。

“这个地方肯定不是用于居住的,而是一个大型活动场所。有人推测为祭天,有人推测是祈求丰收。在其他地方,新石器时代也曾有过这样类型的场所,只是形态不同。”孟华平说。一些考古学家根据其形状推测为“祖”的形象,可能与祖先崇拜有关。

良渚玉器上广泛存在的神人兽面纹被认为是良渚人的共同信仰。在石家河遗址,考古人员至今尚未找到如神人兽面纹这样稳定而统一的图案。但孟华平认为,在屈家岭和石家河遗址中发现了若干陶制筒形器也是一种信仰的外在形式。这些筒形器高度超过1米,两节套嵌,有的外部还有类似铆钉的凸起物。

在石家河遗址,人们能看到从距今7000年至4000年间,四个文化类型的面貌。孟华平认为,在从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到石家河文化的三个时期内,文化的发展有很强的延续性,呈现一脉相承的状态。较大的扭转发生在距今4200年前后的后石家河文化时期。外来中原文化的影响使得这里的文化发生了较大变化,许多不同于以往的器物和葬俗在这一时期出现,这直接反应在陶器的形态上。“这一时期,文明一体化进程开始,当地文化受外来的中原文化影响强烈。”孟华平说。

在他看来,来自谭家岭遗址的240余件精美玉器也是不是当地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传统,可能与北方文化有关联。这些玉器出土自后石家河时期的五座瓮棺,造型奇特,纹饰精美。有人认为,玉器的纹饰造型与此后的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器物纹饰有相似性。

“在此前的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墓葬中,我们都没有发现玉器,当地也并没有玉文化的传统。之前的两种文化时期,墓葬也大都是土坑葬,但后石家河时期则是瓮棺葬。”孟华平个人推断,这些玉器应该是本地制造,但风格则是外来的。

多年紧锣密鼓的考古工作,已为世人勾画了良渚古城的详细面貌,包括建筑结构、社会分层、农业与手工业情况以及宗教信仰。但在石家河遗址,目前尚未发现城市与农村的分割,当地出土的精美玉器究竟如何制作,也还是一个谜。孟华平也由此认为,石家河遗址未来的考古发掘尚有巨大空间。

谭家岭古城出土联体双人玉玦

谭家岭古城出土虎座双鹰玉器

谭家岭古城出土镂空玉玦

编辑:吴丹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