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冷
当前,“四化同步”发展中,农业现代化相对于其他“三化”来说,基础弱、发展慢,至今仍是国民经济的突出短板。同时,以虚拟经济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的迅速崛起壮大,以及金融、房地产等产业的新发展新变化,正在对我国“四化同步”发展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必须研究我国技术、社会和产业之间融合与协调的内在规律,在借鉴国外相关做法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农业后发优势,顺利实现农业发展的弯道超车。
我国农业的结构性问题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将中国农业的主要矛盾表述为“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阶段性供过于求”,说明现在农业生产在数量上已有了相当规模;“供给不足”,实质上是优质、绿色、安全的产品数量少,还不能充分满足不断增长变化的消费需求。在质量供给平衡方面,质量供给与质量需求两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只不过当前的供给方的责任多一些、矛盾大一些、问题突出一些。
从供给上看,绿色安全、有机高端、个性品牌不足,大路货、低端产品多,生产结构跟不上消费变化,导致一方面大量普通农产品积压卖难,另一方面优质高端农产品又供不应求,供求结构严重错位。从需求方面看,又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即相当一部分消费者不愿意为优质、绿色产品付出较高价格,这既是习惯低价的路径依赖,更是消费观念的错位,这样就难以形成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有效需求,使得优势农产品生产得不到应有的动力支持,从而形不成规模经济。
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理解
(一)农业的作用
农业既是一个产业,更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农业的技术进步扩大了农业的供给能力,农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消费者享受到了低的产品价格,可以有更多的钱用于购买其他产业产品,闲置下来的农民为其他行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同时农产品也为其他行业提供了价廉量多的原料,从而使得非农行业,特别是工业化不断壮大和发展,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不断下降。这既是产业结构转变的正常逻辑,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
然而,中国没有顺利完成上述产业结构的转变。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六十年代的40%下降到2016年的8.56%,工业也随之迅速崛起,但农业仍然滞留着大量的农民。当工业开始反哺农业,利用其他行业的科技和装备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时候,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无处释放,又加上信息化、互联网和机器人时代的到来,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更加困难。这应该是中国农业的特色之一,也是面临的巨大挑战。
(二)农业现代化道路
面对上述困难,并非是说中国农业不能现代化了,而是要选择走什么样的特色道路问题。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市场化,手段是科技化,而且技术发展方向的选择也应该是市场化的结果。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将农业技术分为两大类:“劳动节约型”的机械技术和“土地节约型”的生物化学技术。基于国情,中国农业科技的道路应该是土地、水资源替代的技术取向,而非劳动替代的技术发展方向。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也应该立足国情。一方面规模经营应该是利益导向的,即规模经营如果能够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就会被农民所选择。这个选择是自愿的,而不应该是强迫的外在的行政命令。另一方面“适度”很难把握,只有农民自己摸索实践才知道,因为规模经营涉及到不同的作物、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规模经济的来源就是固定资本被分摊、要素之间可替代,这必然导致大量农业劳动的退出。只有解决好退出农业劳动力的就业,让这部分农民融入到城镇化中来,才能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
(三)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我们一直在追求农业现代化,但是可能还不清楚现代化之后到底怎样?农民的收入会提高多少?其实,农业现代化只是说明农业生产的能力和效率提升,并不一定能保障农民的收入。这是由农业的性质及其所处的市场结构决定的,农业生产受天气影响大,产量经常波动;又因为农民数量多,产品同质,进入的又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每个生产者仅仅是一个价格接受者,其收入难以得到保障。农业现代化仅能保证农业生产的高效率,但是面对市场价格的变化仍是无能为力,不能保证农业生产者获得稳定的或较好的收入。
(四)食品价值链中的农业
参考2014年美国1美元食品的增值过程,农业生产仅有10.4美分的增加值,而加工(含包装)、流通(含运输)和餐饮服务分别占据了17.8美分、25.2美分和32.7美分。食品价值链中农业生产的增值作用很小,如果再去除农业生产的投入,农民的盈利很少。
据此可能会引出减少中间环节的“产销对接”思路,实际上这是一种值得商榷的观念。食品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都是不能缺少的,能够改变的只是由谁去完成不同环节的工作。不是农民参与的环节多就赚钱多,而是取决于谁做的专业和高效。此外,“依靠价格提升支持农业生产”的思路也是不可取的,这样似乎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增值在食品价值链中的比重,但是会使得终端产品失去竞争力。
通过分析,我们看到农业现代化的结果:提高了农业的生产率和资源的利用率,会使得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同时还转移出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并不能够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农业作为一个产业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依旧逃不开市场规律的束缚。
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三大关键问题
(一)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和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方式,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实际上是机制选择问题。
作为产业,农业发展应该主要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但是农业不同于其他产业之处在于它受到自然和市场的双重影响,同时作为第一产业对环境有很大的影响,为此农业政策应该更加关注农民增收、农业保险、基础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
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农业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平衡需要政府的干预。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也导致农业积累了许多矛盾问题。为此,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有历史眼光,不能操之过急。农业市场化进程应结合国情立足农情逐步推进,前提就是要保证农民的利益。要通过必要的财政补贴(非价格干预)来稳定增加农民收入;要引导工业反哺农业和服务农业;要通过多种优惠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本积极进入农业领域,促进产业融合,延伸农业价值链。
(二)选择适合国情的农业技术进步路径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的结合还不十分紧密,科技投入的成效还不够高,科研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科研方面,大多还是沿用原来的计划立项方式,存在着科研立项脱离实际、多部门立项重复建设问题,也存在着重论文发表和专利申报而忽视、偏离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现象;二是在技术推广方面,大多仍依赖传统的行政运作模式,不习惯商业化、市场化运作方式。
农业技术取向既依赖农业现实需要又依赖农业资源禀赋条件。我国农业总体上人多地少水缺,气候条件和资源禀赋条件差异较大,在利用市场配置农业技术资源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好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要在深入普查农艺制度、农民需求以及农业资源禀赋条件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农业科研攻关与技术推广,不能强调一种模式。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农业科研体制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引导科技研发重点向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向倾斜。
(三)把握好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动态平衡
当前农业供给侧方面的问题非常突出,是农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但随着相关政策的持续发力和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农业供给侧的矛盾一定会逐渐缓解和化解。而随着供给侧矛盾的缓解,需求侧的矛盾或问题必然会逐步凸显出来,进而有可能转化成为主要矛盾。因此,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我们要统筹兼顾,未雨绸缪,及时把握主次矛盾的转换节奏。从当前的需求侧看,存在着需求不足或者说需求错位现象,对经济增长的牵引作用发挥不充分,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当前一部分安全、优质农产品的有效需求不足,这既有消费观念的原因(把口味排在了营养、卫生和健康之前),也有消费构成的原因(购房、投资、子女教育和医疗、养老等挤占了正常的消费),长此以往,不仅农业和食品产业发展受滞受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也将受到较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在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增强农产品供给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的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农产品消费,特别是要讲好农业品牌故事,提高中国农业品牌的影响力、认知度和消费水平。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