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25日召开的“财富管理与发展论坛”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联合浙商银行发布的《钱去哪了:大资管框架下的资金流向和机制》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银行理财产品资金占比28.40%,在市场中占绝对主导地位,累计29万亿元,其中有超过70%的资金投向了实体经济。银行财富管理业务通过投资债券、债权、股权等类资产,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并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报告建议相关部门密切跟踪分析资金的动向和机制,建立跨区域、跨部门、实时的数据监测系统,防止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发生。对于金融创新需要辩证分析,要在坚持市场决定金融资源配置的原则下,加强监管合作。为了“穿透”财富管理行业底层资产,缩短资金链条,宏观经济金融政策更应该关注钱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与会的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殷剑峰分析认为,实现财富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根本在于服务实体经济,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应该通过提供多层次、多样化、风险收益匹配的理财产品,为居民和企业实现财富保值增值提供服务;二是应该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发展最需要的领域。
对于银行财富管理如何找准定位、防范风险,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认为,一方面,商业银行应满足客户首要需求,提供高安全性的财富管理服务。另一方面,随着客户财富管理需求更综合化、大众化和长期化,银行财富管理业务要突破传统的单一产品销售、同质性资产组合的业务模式,发挥内外部优势,将复杂的产品体系根据财富管理需求进行专业的筛选、组合、整合,形成可靠的、低风险的资产保值金融服务方案。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