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移居美国后才渐渐发现,这里其实也有类似“居委会”的管理网。不过那完全是自发的,只对居民利益负责,注重的是邻里安全、社区宁静。“居委会”也会向政府有关部门陈情,要求改进事务或者项目。
关怀小组:管控车辆有法子
我在加州圣荷西市一处名为“伊甸园”(以主干道“伊甸路”而得名)的街区住达10年之久。在我成为“伊甸园”居民后不到一年,发生了“9·11”事件。街区的“邻里关怀小组”成员挨家挨户发慰问信,赠送可张贴于门窗上的星条旗,稳定民心,激励民众。这个“邻里关怀小组”每月还有自己编印的16开四页月报 《伊甸观察家》,并不定期举办聚会或烧烤活动。
记得有一年,邻里月报向大家通报说,鉴于通过伊甸路的外来车辆过多、车速过快,搅乱了社区原有的宁静,添加了不安全因素,有必要予以限制。因此希望各家住户发表意见,提供建议,以便向相关机构交涉改善。不久,就看到有市政局派出的施工人员在伊甸路的几个十字路口筑起小小的街心花园,沿街两侧还交错铺起水泥隔离带,路口则悬挂车辆限速每小时25英里的醒目标志牌。如此一来,街区的往来车辆果然比以前减少了,在那变窄变曲的道上车速自然也快不起来。
在加州,有些住宅小区委托物业公司管理。那些安保管理人员与居民推选的代表共同协调小区事务,他们犹如“居委会”成员,可以依法循章办事。例如:不得在窗台和公共绿地上晾晒衣物;不得大声喧哗;带朋友客人到小区游泳池须登记;在停车位上给自己的汽车换机油也不被允许——因为这都是保障小区整洁、清静、安全所必须遵守的规矩。
屋主协会:不许盖楼有原因
我在迁居“伊甸园”之前住过一个约有300户人家的小区。管理方在每年美国独立日假期前后,都会在游泳池畔的草坪上款待住户。各种烧烤、热狗、饮料管饱,十足一个多族裔的大派对。不过,那些活动开销都出自住户每月上缴的不菲月费(物业管理费)中。倘若住户对物业公司管理不满,可联名要求更换公司、罢免管理者,这类事我也曾耳闻目睹过。
“居委会”虽然少不了一些通报、商议之类的琐碎事,但由于与居民切身权益相关,邻居们基本都会乐于了解。我有位熟人,他对屋前草坪疏于管理,引起邻居不满。邻里代表要求他改正,起初他觉得别人“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最后明白此事不仅关乎整洁美观,还影响到整个社区的品位乃至未来房价,便立马“痛改前非”。还有位熟人,他想把自己买下的破房子拆了重盖两层小楼。然而,其所在的社区崇尚平房,邻里屋主协会对他的设计图不予批准。理由也很简单:你加盖了高层,四周邻居风景尽收眼底,人家的隐私哪儿去了?
守望相助组织:防范盗窃有警民
几年前,我从“伊甸园”迁居到硅谷南面一个比较新的社区。不过在去年底,晚间时分在小区附近居然出现大麻类毒品交易的闲散人等。有户居民家后院的摄像头拍摄到,凌晨四五点钟,穿连帽衫遮住脸部的两名男子摸进院子,幸亏感应灯亮了,闯入者赶紧开溜。针对此类现象,一些热衷邻里安全的居民自发成立守望相助组织,互相提醒严防入室盗窃。他们还主动报告警察局,警方在今年新年之初的一个晚上派出警员,向十几户人家组成的守望相助小组介绍居家安全注意事项和防范细节,达成了今后互通情报的共识,树立了当地警民和谐的典范。
有资料显示,全美共有约23万个屋主协会,还有其他邻里协会等民间组织。旧金山唐人街也有活跃的街坊会,它们都有相当的权力与义务。说到底,这些是维护纳税人和业主利益的,符合大多数美国人的利益,也赢得了大家的赞赏。有了这类美国“居委会”的努力,社区治安得到了更多保障。(阙维杭)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