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2月12日电 (记者 陈静)2016年中国电气设备出口额1251.9亿美元,占全球电气设备出口市场五分之一,是出口“拳头”产品;而2016年全中国39.1%的电气设备出口企业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直接损失达152.1亿美元,占出口额的12.1%。印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虽然技术性贸易措施种类不多,但透明度较差,执法不规范,中国企业损失程度反而较重。
12日,国家质检总局授权上海检验检疫局发布《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电气设备出口影响研究报告(2016年)》。该报告系中国首次对传统出口优势产品——电气设备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进行入户调查和定性定量分析,并提出企业和政府两方面的应对建议。
据悉,今年9月底,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2016年度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出口企业影响的问卷调查报告,平均34.1%的出口企业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电气设备行业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远高于各行业均值。
根据当日发布的报告,电气设备行业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种类超过22种,遍布每个发达贸易伙伴和大部分新兴市场,该行业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远高于各行业均值。同时,由于不同国家地区之间认证结果互认程度低,同一种产品要敲开N个市场的门,就得配N把认证之“锁”,重复认证的重压使得15.4%的企业放弃了国外市场。
报告显示,在技术性贸易措施种类不多,但执法不规范的印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企业反而损失较重。据透露,2016年,中国电气设备产品出口印度增长8.3%,虽然涨幅居各国之首,但其技术性贸易措施造成损失和新增成本占出口额比例高达67.3%。报告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对电力需求增长很快,中国电气设备行业正进军相关市场,开展相关地区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研究迫在眉睫。
报告还揭示了中国电气设备行业具备参与国际互认的硬件实力和心理准备。据悉,有86.4%的企业认为中国电气设备标准与国际标准基本等同或等效,开展国际互认合作基础良好;有95.1%的企业认为,在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过程中企业竞争力得到提升,应对态度正面进取;另有85.8%的企业选择积极参与境外市场竞争,而不是躲在国家产业保护政策之下。
报告建议企业推进品牌国际化,占领智能电网等高端市场;推动优势项目输出,推动传统输配电行业标准看齐国际先进标准,在新能源发电及特高压输配电领域“弯道超车”;同时,完善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机制,推进合格评定互认。(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