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市场飞速扩张,消费者享受扫码支付便利的背后,是各个行业巨头各施手段,加快市场争夺。专家指出,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互联网巨头在“掘金”市场的同时,应积极拥抱监管。
移动支付覆盖衣食住行
据互联网研究机构易观统计,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已达约29.5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6.2%。数据显示,2017年一、二季度这一规模分别为18.5万亿和23.0万亿,按这一增长速度,2017年第四季度有望突破35万亿。
那么,到了连路边乞丐都接受扫二维码“支付”的今天,大家还会带多少现金出门?市民程小姐为记者梳理了她的生活轨迹——从早上打车上班,到午间在公司楼下商场吃饭,再到下午下班后去菜场、超市和水果店逛逛,上述这些消费行为统统可靠手机支付。“钱包里的几百块现金,已经放了快一个月了。”她说。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移动支付市场。”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如此认为。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中国,目前有26%的受访者出门只带不超过100元人民币的现金,14%的人出门不携带任何现金。
行业巨头争相竞逐市场
目前,各大互联网巨头加快移动支付布局。
易观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第3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中,支付宝以53.73%的市场份额占据移动支付市场首名,腾讯金融市场份额增长到39.35%,位列市场第二位。二者几乎瓜分了这一市场。可以看出,移动支付仍是阿里巴巴和腾讯直面交锋的领域。
2017年底,支付行业“大佬”中国银联开始发力,携手商业银行及支付机构等共同发布银行业统一APP“云闪付”,一时引起行业热议。
银联背后,少不了另一家互联网巨头京东的影子。近日,京东金融与中国银联宣布将携手推动支付领域的技术创新、商业创新,着眼下一代支付产品,并探索海外支付市场的布局。“未来京东支付将做到行业前三。”京东金融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在产品创新能力具有显著优势。“希望用三年时间在整个支付市场,拿出明显的竞争力和成绩出来。”
据介绍,2017年京东支付有交易的活跃用户已突破了1.1个亿,线下外部场景的支付同比增长160倍,活跃商户已超过150万户。这位负责人预测:“二维码市场目前已经趋于饱和,随着硬件技术的新拓展,NFC物联网支付拥有巨大潜力。”
加强监管有利于规范市场
记者采访了解到,年轻阶层对移动支付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中老年阶层,原因在于中老年人对“把钱放进手机”仍然存在着安全上的考量。
这样的担忧或许很快就将改善,移动支付已迎来更加严格的监管。记者获悉,自监管部门将防范金融风险作为未来重点工作后,移动支付首先成为了监管对象。央行日前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及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确立了条码支付合法地位的同时,对业务资质要求、规范条码生成等进行了明确,并对扫码支付进行限额管理。
“此次央行的新规,在于规范市场,同时化解金融风险。”支付行业人士分析称,这是我国首次对条码支付的全面、系统的安全梳理和管理规范,对条码支付业务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有利于支付行业整体进一步健康有序的发展。
支付行业以积极态度拥抱监管要求。蚂蚁金服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了解用户、商户实际需求,并与业界、监管部门一起继续研发新技术应用于条码支付领域的可行性。京东支付方面也对央行和监管部门为规范移动支付的努力表示认同。“条码支付业务要创新发展,与监管部门的包容和支持密不可分。”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