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GDP 破万亿的底气何来?
从腾笼换鸟到产业集聚,再到科创中心的建设,28年来,浦东新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未来,浦东新区发展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以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方向和空间的新动力;另一个是新动能,就是把浦东的创新链和产业集群的生态链建设、培育得更好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贺斌 郁玫 李姝徵
新年伊始,上海浦东新区就定下全年GDP过万亿的目标,引起巨大关注。
早在2006 年,上海市生产总值达到10296.97亿元,成为中国内地最早突破GDP万亿门槛的城市。据中新经纬客户端统计,截至2017年底,进入中国GDP“万亿俱乐部”的内地城市共有14个,如果浦东新区的目标实现,将成为进入GDP万亿俱乐部新的一员。
定下这样的目标,浦东新区是有底气的,因为2017年的增长已经超过预期。早在2016 年年初,浦东新区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总量将近9500亿元。最终浦东新区实现了8.7%的增长,GDP总量达到9651亿元。
与此同时,各种新经济蓬勃兴起,新增长点加快形成。近几年,浦东新区通过自贸区和科创中心建设,提升投资贸易的便利化自由化水平,打造更优的营商环境,带动了大批新产业、新项目落地,市场活力明显增强。
“浦东新区发展的重心是以‘点’为重点,突破带动‘面’,做‘面’的全面支撑,因此,几个开发区是重点。而开发区发展到现在,也面临一个二次创业创新的过程。”浦东新区发改委副主任宋卫华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开发区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在资源相对匮乏的基础上如何转型升级?发改委的工作重心是区域联动和产业升级,这也是近几年浦东新区发展的重点。
产业集聚
“改革开放40年,浦东开发开放28年,最重要的是把政策优势和开放优势转化为经济上的优势。”在浦东新区科经委主任唐石青看来,早期浦东没有太强的实体经济基础,招商引资的比较多,但从实体经济发展角度,引进的只是一个产业环节,而非完整的产业链。而从整个实体经济来说,一定要有完整的产业链,从而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这就需要浦东新区各开发区自己来培养产业链,远比单纯引进一个企业要困难。”在二十多年实践中,浦东新区围绕汽车产业,不断向产业链延伸,最终形成包括汽车电子、高端汽车零配件、高端汽车服务等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此外,在集成电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也形成了上下游集聚的产业集群。
如今,以上海通用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与自动驾驶技术产业,和以定制机器人为代表的工业互联网产业、5G引领的IT产业一道,正成为上海金桥开发区的三大产业体系。
如果说金桥的着力点是对传统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那么从一开始就定位为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张江则面临产业升级的挑战。
多年来,张江发展最具规模的是两个产业,以中芯国际等企业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以及以罗氏制药等企业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两大产业一南一北,交相辉映。
对于张江而言,一方面是如何将e产业和医产业这两块长板做长,形成完整的生态产业链;另一方面,还要弥补城市综合配套和产业生态的短板,通过营商环境的打造和产业生态的营造,突显人才优势、产业配套优势、生态优势等,形成磁场效应,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入驻张江。
如今,两大优势产业都已经形成集聚效应,原来单纯的生物医药产业升级到包括医药、医械、医疗、医学等在内的生命科学产业。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下,实现从硬件生产到软件开发,再从硬件软件到数据革命,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为数字产业。用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涛的话说,现在张江的产业已得到迅速提升,形成以信息技术、生命科技、数字文化为主导和以环保新材料、智能制造和航空航天为拓展的全新产业格局。
如果说集成电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壮大很大程度有着政府的参与,那么以龙头企业带动,社会资本参与的各种研发集聚的小生态,在张江已初露端倪。
科创中心
如果仅仅只是产业的集聚,对于定位为高科技园区的张江来说还远远不够。一般说来,产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端是研发,中端是生产转化,后端是生产制造。多年以来,张江更多地是在研发的前两端深耕,然而,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产业迭代变得越来越快,如果不延伸价值链产业链,研发就会失去基础。
然而,以张江有限的空间,如何进行从前端到后端的延伸?仅靠张江自己是无法实现的,而此时,浦东新区率先承接了上海建立科创中心的试点。
“科创中心是浦东进行升级换代的很好抓手,但这是国家战略,从国家到上海市都非常重视,浦东新区自然要列为重中之重。”浦东新区发改委副主任宋卫华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浦东新区率先在全市担起了建设科创中心试点的重任。最终,张江和临港分别成为浦东新区建设科创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和主体承载区。
“对于这两个开发区,在定位上有所不同。”唐石青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张江主要负责前端的研发,临港则承载后端的产业化。随着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张江科学城的建设,一大批国家级科研机构花落张江,而顶级科研资源的磁吸效应,会让更多具有潜力的小微双创企业集聚张江,通过张江的孵化,发展壮大。
据了解,目前张江有84家孵化器,为上海首位,孵化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唐石青表示,这些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了创新科技成果,就会从张江转移出去,可能就会在临港就地进行产业化。“孩子大了总会离开妈妈,孵化企业发展壮大了,自然也要离开孵化器。”
去年7月获批的张江科学城的建设,更是从地理和区划上,将张江和临港连在了一起。
张江科学城享受着专项支持政策,带来的辐射效应或将吸引周边镇域工业园的合作,成为张江科学城的外围、腹地,以及产业延伸的区域,最终实现本地的产学研用的一体化。
从腾笼换鸟到产业集聚,再到科创中心的建设,28年来,浦东新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如今,定下GDP过万亿的目标,对浦东新区而言,更是迈入一个新的阶段。
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认为,浦东新区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持和提升浦东新区的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他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浦东新区发展的主要方向,一个是以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方向和空间的新动力,另一个是新动能,就是把浦东的创新链和产业集群的生态链建设、培育得更好。
(《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第10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