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新兴电影市场特别是中国等亚洲电影市场的带动下,全球电影市场近年来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电影票房达406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约5%。北京电影学院最近发布的《全球电影产业发展报告》认为,受益于数字技术的红利,全球电影产业实现较快增长,进入“白银时代”。普华永道预测,未来5年网络视频和影院票房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11.6%和4.4%,数字电影和网络观影成为主流观影方式,今后影院业将朝着3D、VR等注重体验的方向进行转型升级发展。
技术革新推动电影产业发展
电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自1895年诞生以来,电影的发展始终与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从默片、有声电影、彩色电影到宽银幕电影、环幕电影、数字电影、3D电影,每次新形态的背后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如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催生出各种各样的新媒体,电影生态也随之发生嬗变。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承廉指出,数字技术对电影的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制作模式的改变,从以前的依赖现实摄影和物理再现手法,转变为通过数字构建模型生成计算机图像,从而大大拓展创作的自由度和表现内容范围,并通过三维立体技术增强视听体验效果;二是制作成本的降低,特别是线下成本,即设备、技术制作成本的减少,降低了市场准入的门槛;三是改变发行方式,从以前的胶片媒介存储转变为数字格式存储,从以前的物理运输转变为数字网络和卫星传输,从而打破地理垄断或寡头垄断格局;四是降低发行成本,由传统广告支撑的大众媒体被削弱,信息流通的自由化使得媒体推广成本大幅降低。
数字技术在改变电影制作和发行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电影的放映方式。除了3D银幕之外,超大格式(PLF)银幕数量在全球各个地区方兴未艾。根据市场调研公司IHS的数据显示,PLF银幕是目前在影院放映上比较有活力的一块业务,在未来几年将迅速扩张。2017年,全球PLF银幕数量较2016年上升了35.7%,北美地区的PLF银幕数量为1115块,仅次于亚太地区的1397块。
在数字制作、发行和放映技术的支撑下,全球影院业实现了转型升级。凭借优秀的电影内容和先进的呈现技术,亿万电影观众重新被吸引走进影院观影,带动全球票房收入增长。美国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的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全球电影票房保持着增长态势,2008至2017年全球电影票房复合增长率为4.3%,新兴市场成为带动全球票房增长的重要力量。统计显示,2005至2017年北美地区电影票房复合增长率为1.95%,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为2.40%,亚太地区为9.14%,拉丁美洲地区为9.86%。亚太地区自2013年起取代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票仓。目前,亚太地区票房占全球票房的39.4%,北美地区占27.3%,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占24.9%,拉丁美洲地区占8.4%。2017年,北美地区票房达111.2亿美元,连续3年票房突破110亿美元。
分析认为,不同于新兴经济体,发达经济体的票房增长,主要原因是票价的上浮,而非观影人数的增多。美国、英国等国家电影市场已经非常成熟,按照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已处于成熟期,甚至开始出现衰退的迹象。北美地区的观影数量自2002年后持续下降,已从15.7亿人次下滑到2017年的12.7亿人次,降幅达21%;人均观影次数也从2002年的5.2次下降到2017年的3.6次。根据美国电影协会的统计,北美地区平均票价2000年为5.39美元,2017年为8.97美元,大部分年份涨价幅度均高于同期CPI增长率。
中国电影市场增长空间巨大
近年来,随着中国影院建设的提速、影院银幕的增多,电影得到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类型观众的接纳与欢迎,尤其是拥有高消费能力的年轻观众。中国的观影数量从2006年的0.96亿人次攀升至2017年的16.21亿人次,11年间复合增长率高达29.30%。自2012年起,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场。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发布的数据,2017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为559.11亿元人民币,与美国的电影市场规模差距进一步缩小。
业内专家预计,中国将在五年内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中国将在未来的全球电影产业格局中拥有更大的发展优势。普华永道发布的《 2018-2022 娱乐及媒体行业展望》报告显示,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将在未来五年以9.7%的复合年增长率继续保持发展势头,2022 年的票房收入可达 131亿美元。
分析中国电影市场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是中国的城市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精神文化和娱乐的需求不断升级。大量影院的涌现,特别是IMAX银幕数量的不断增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走进影院。统计显示,中国的观影次数过去11年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9.30%。
从长远看,中国的电影市场依然有许多扩展空间。目前中国每百万人仅有33块电影银幕,而美国则是124块电影银幕。按照目前每年千家影院万块银幕的增速,四五线城市的小镇青年的观影将成为未来观影次数增长的重要增长点。另从人均观影频率看,2017年中国人均观影1.17次,不到英美等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未来增长空间仍相当巨大。
与此同时,中国的电影产业正在走向国际化。一方面是中国资本正在流入美国市场,万达集团继2012年收购美国AMC院线之后,在2016年又并购了传奇娱乐;博纳影业集团在2015年宣布为20世纪福克斯6部大成本电影投资2.35亿美元。另一方面,中方与好莱坞的合拍电影数量不断增长,这有助于中国提升电影质量,提升中国电影在国外市场的全球吸引力。
数字视频挑战传统影院
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创新变革,包括影院行业和家庭娱乐行业在内的电影娱乐产业不断推陈出新。网络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通过电脑、手机、智能电视等数字终端,向全球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内容,这给传统影院内的电影消费带来极大的冲击。
近年来,以数字视频为代表的电影家庭娱乐业务呈大幅增长态势。研究显示,数字视频已在家庭娱乐行业内对物理视频销售和租赁业务实现了替代,其收入规模在2012年和2014年分别超过了物理视频销售额和物理视频租金。同时,数字视频还对影院票房带来冲击,2016年美国电影数字视频收入已经赶上票房收入,2017年更是大幅超过了影院票房收入。
普华永道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包括电视点播、网络点播、DVD等在内的全球电影家庭娱乐产业规模为2862亿美元,其中,美国规模约为172亿美元,预计2019年将增长到215亿美元。而根据美国数字娱乐集团(DEG)的统计,2017年美国家庭娱乐支出总额约为205亿美元,相比2016年增长5.26%。从细分类别上来看,物理视频的销售额和租金分别为47亿美元和21亿美元,同比下降14%和17%,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数字视频收入则增长19.5%,达137亿美元。可见,美国家庭娱乐支出总额的增长, 主要依赖于数字视频收入。
网络点播平台的崛起,改变着观众观影的习惯。根据美国调查公司爱迪生研究对美国用户使用视频点播订阅的调查,2016年使用奈飞(Netflix)的用户占43%,2017年扩大到50%;2016年使用亚马逊精华(Amazon Prime)的用户占22%,2017年扩大到29%;2016年使用葫芦网(Hulu)的用户占9%,2017年扩大到14%。以网络点播平台奈飞为例,截至2017年底,已在全球拥有约1.18亿人的订户数量,其中北美用户5475万人、国际用户6283万人,在高峰时段,奈飞的用户下传流量占用北美地区三分之一的网络带宽。与此相匹配,奈飞公司的营业收入快速增长,2007年该公司营收首次突破10亿美元,2010年突破20亿美元,2014年突破50亿美元,2017年达到116.93亿美元。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