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上市了一款新型的国内首个动态定价航延险。据了解,此险种自2015年盛行之后就出现了衰颓之势,且至今仍未回暖,小米此番对航延险的翻新,是否能卷起航延险在市场上的新一轮浪潮。
航延险推陈出新
记者在查询小米保险官网时发现,这款与易安保险合作所出的航延险投保方式非常简单,仅需输入航班号与出发日期即可完成投保。对于该险的描述,公司总结为,“1-4小时分段赔付,最高800元,全自动理赔”,而保险费用仅为20元。
根据商品介绍,小米动态定价航延险有四处新特点。一,最高可赔付800元;二,分段赔付,延误越久,赔付越多;三,自动理赔,不用人工报案,随时提现;四,保障全面,延误返航取消备降都能赔。
同时,另一款由易安保险与腾讯合作并于腾讯微保平台出售的微出行全年航延险也在今年3月上线。据了解,用户可通过微保小程序免费领取全年航意险和航延险,航班延误达到3小时后起飞,或延误达到3小时后取消,赔付6.66元,保障期1年,不限次数。
而同为航延险,某大型险企相关产品显示,飞机延误可以获得理赔的最低延误时间为2.5小时,而该时段下赔付金额仅为100元,最长延误时间下最高赔付额也仅为400元,保障时限仅为航班起飞当日0时到航班起飞第二天24时。且产品特色显示,航班取消情况下也可以赔偿,但具体赔偿事宜中并未提及。
航延险发展大起大落
事实上,航延险的发展旅程并不长,相对其他传统险种来讲,航延险只是科技发展所带来的附属产物。2007年,航延险以独立的保险保障形式在南航官网上发售,其最早是为南航的购票体验提供增值服务。十多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注意到飞机延误出险市场的空白,由此航延险才开始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
“花费不多,在线理赔、赔付方便使得航班延误险受到部分出行人士的欢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航延险的兴起主要是由于当下民航产业发展迅速,人民出行方式更多地依赖于航空运输系统。虽然运输规模有所扩大,但飞机误点率也是在不断刷新高,给出行人士带来不便,航延险的出现也是应运而生。
数据显示,自2011年以来,我国民航航班总数在稳健上升,航班误点率却有所波动。2015年该数值达到最高为31.1%,2016年有所回落,但2017年再次回升,同时航班误点与天气原因的关联度也在逐渐上升。
第三方互联网保险平台数据显示,2015年,该平台上有10家保险公司销售单独航班延误险,保费收入300多万元达到峰值;2016年这一数据降为5家保险公司,保费收入400万元;到了2017年仅有1家保险公司,航延险市场主体出现了大幅下降。
目前,已有不少保险公司将此前单纯的航延险产品“打包”销售。例如中国平安的短期交通意外险、众安保险的飞享e生2018等,将多种交通方式意外险同航延险整合销售,附加责任包括意外身故、医疗费用、住院津贴、紧急救援服务等保障内容。
企业与客户双承压
航延险到底缘何衰落?多名业内人士给出了分析,具体分为以下两点。
一是针对企业端,赔付压力过大。
“天气不好的时候,尤其是夏季,航班延误与取消的概率相对较高,赔付较多,保险公司难以承受特定季节、特定时间的赔付压力,供给的积极性下降”,朱俊生指出。以2015年为例,该年总航班次数为270.7万次,而误点次数高达79.6万次。按每次航班仅乘坐1人,航延险为20元,赔付金额为200元计算,单年航延险保费收入为5000万元,而赔付支出为1.6亿元,收入仅占支出的三分之一,赔付压力可想而知。“随着气象预测越来越准确,且信息容易获取,投保人的选择性行为也有所增加。”
二是针对消费端,博彩性质太高,赔付标准不清晰。
一位经常出差的徐姓网友称,“去哪儿航延险就让人很失望,保险条款里有一条为航班取消只赔付100元。但我此前乘坐的航班延误3个多小时,最后通知取消并改为第二天航班,也只赔付100元。我觉得这个条款非常不合理,不过它写了这个条款,那买这个保险也就是愿打愿挨的问题了,我也认了,但以后绝对不会再买了。”
由于航班取消与航班延误而引发出来的消费者与保险公司的矛盾数不胜数,同时多数公司也并未明确说明延误赔偿内容,导致消费者既浪费了时间,也未得到其心理预期的赔偿金额。
甚至还有消费者表示,办理信用卡会有附赠航延险,其要求是必须达到一定的消费水平,比如,获得较高的信用积分才可得获得两小时甚至更短时间内航班延误的理赔,同时理赔金额不能高于机票面额。
前期投资成本高 影响盈利模式
记者查询发现,在保障内容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保险官网报价较第三方平台报价更低。
以携程网中的平安携程境内长线保险为例,保险条款显示,在普通型单次旅游计划且单人出行时间为1个月的基础上,投保金额为98元,包含的保障有旅程阻碍保障如旅程延误、行李延误,个人财物保障,个人意外伤害和医疗保障,紧急救援、个人责任5个方面。
而平安保险官网显示,在保障范围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平安国内自助游保险E款在普通型单次旅游计划且单人出行时间为1个月的基础上,投保金额仅为28.4元,相比之下,携程平台上的价格较官网价格高出3倍有余。
有渠道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航延险的卷土重来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互联网保险产品有限,仅有意外险、旅游险、健康险种等;其次,航延险利润高,方便操作,事实上自去年携程手续费高达80亿问题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之后,众多渴望高利润的互联网平台就开始蠢蠢欲动,针对搭配出售的航延险与航意险方面,手续费达到80%以上,致使保险公司市场缺失,只能依赖互联网平台进行销售,这也是多家第三方平台纷纷涉水航延险的最大原因。
在业内多方诟病之下,航延险是否还有创新意义?朱俊生表示,“动态定价的航延险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风险大小与保费成本支出的精算平衡,有助于公司开展该业务的财务可持续性。对消费者而言,动态定价对于不同时间段、不同天气状态下乘机人也更公平,避免此前比较严重的交叉补贴问题。保险最能发挥作用的是针对发生概率低、损失程度大的风险事件。”
朱俊生进一步分析道,“航班延误虽然也是概率性的事件,但通常补偿和赔付比较有限,且投保人并没有发生直接的经济损失(虽然会付出等待的时间成本及其间接的机会成本与可能的经济损失),可能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和发挥保险的保障功能。但这并不妨碍保险公司在这个领域做一些探索。”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