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上海药明巨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上海明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明聚生物CAR-T产品JWCAR029的IND申请。这是自2017年12月《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发布,细胞治疗进入标准化和规范化时代后,首个获准IND的以CD19为靶点的CAR-T产品。
据悉,JWCAR029是建立在美国Juno公司JCAR017基础上、由药明巨诺自主开发的CAR-T产品,于2017年12月通过明聚生物向CNDA递交IND申请,开展针对复发难治淋巴瘤和白血病治疗的临床研究。根据CDE公开数据,2018年1月12日获得受理。
药明巨诺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怡平表示:“JWCAR029是药明巨诺专注将Juno领先的产品和技术平台的引进和消化产物,我们将快速、高质量地推动JWCAR029的临床研究,我们也会进一步加速、扩大在研管线产品的开发,让更多具有潜力的细胞治疗产品进入中国。”
药明巨诺于今年3月宣布完成9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由淡马锡、红杉中国和元明资本领投,其他投资者包括元禾原点、翼朴资本、中航资本,及原有股东药明康德集团、美国公司Juno Therapeutics(JUNO.NASDAQ)等。
此轮融资即被用于推进上述JWCAR029临床项目,开发研发管线、建设商业生产设施等,加速推进JWCAR029的临床和商业化。
2016年,药明康德联合美国Juno Therapeutics公司成立药明巨诺,双方主要通过结合Juno的技术及药明康德的本地市场经验,将Juno产品和技术平台引入中国。
2017年12月5日,复星医药与Kite Pharma合作成立的复星凯特在上海张江启动CAR-T细胞治疗基地,双方正式启动Yescarta的技术转移、制备验证等。亦是国际技术巨头与本地资本、资源结合的案例。
药明巨诺并不是第一家提交申请的国内CAR-T公司。
今年3月底,港股上市公司金斯瑞(1548.HK)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南京传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收到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授出的有关LCAR-B38M CAR-T用于自体回输的临床试验批件,成为国内第一个获得CAR-T临床试验的公司;南京传奇也是第一家递交临床申请的公司,2017年12月11日,南京传奇生物提交CAR-T疗法成为国内首个获得受理的临床申请。
目前国内共有十余个CAR-T细胞治疗递交临床申请。包括复星凯特、成都银河生物、上海恒润达生生物、科济生物、博生吉安科细胞技术、上海明聚生物、上海优卡迪生物、北京艺妙医疗等多家公司。主要集中在血液瘤如白血病、淋巴瘤领域,科济生物申报项目则是针对肝细胞癌,为实体瘤领域。
国内的CAR-T企业由此开始转向临床赛道。随着IND的相继获批,各家将在临床阶段加速竞争。
全球最大的临床试验注册库ClinicalTrials.gov数据显示,目前登记在册的CAR-T项目总共244个,中国以133个在数量上超越了美国的72个。
2017年,FDA历史性地批准诺华治疗白血病的Kymriah和Kite Pharma治疗淋巴瘤的Yescarta先后上市,定价分别为47.5万美元/次疗程和37.3万美元/次疗程。
如果参考FDA对诺华和Kite的批准时间,CAR-T疗法大概率可以在国内免III期有条件上市,将大大缩短上市时间。以FDA的批准速度,第一例患者入组到获批大约花两年时间。
“国内做得好的企业,产品预期3-5年内可以上市。目前国内各家企业都在起跑线上,互相差异较小。细胞治疗给国内企业带来弯道超车的机会,但目前还处于合作的阶段。”吉凯医药创始合伙人、总经理袁纪军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布局来看,从血液瘤延伸至实体瘤算是一个趋势。现在最关键的是各家的制备工艺、如何控制成本降低价格,同时做知识产权的专利保护。”
CAR-T技术涉及到基因工程载体的构建和CAR-T细胞制备两个问题,包括采集患者的免疫细胞、体外细胞培养、转染、扩增和回输等制备和治疗。由于试剂等耗材成本、CART细胞的质控检测成本、细胞产品GMP厂房运营成本、第三方认证和质检的费用都很高,目前终端成本很难下降,导致今后落地的价格会很高,这也是诺华和Kite Pharma制定高昂的治疗费用的原因。
“一般一个产品在申报临床前的投入大约在5000万元人民币。目前工艺是最关键的,对于CD19诺华宣称细胞制备的成功率有70%,但对于剩下30%细胞制备不成功的患者有不利的方面,且复发率较高。”
价格方面是国内企业面临的另一个难题,袁纪军认为CAR-T工艺比较复杂,“我们研发的目标在于改进工艺、把CAR-T价格降低,力争将终端价格控制在30万-40万元人民币。因为这是骨髓移植的价格,CAR-T的治疗价格是可以与其进行对比的,这也是我们跟医生沟通后认为比较合理的落地价格。”
由于医疗技术天然的专业壁垒,CAR-T的发展还伴随着高监管,但2018年对生物制药、免疫治疗等领域来说是强有力的开始,不管是FDA、EMA还是中国的CFDA等监管机构,正在向行业传递一个明确的更加开放的信号。
2017年12月22日,CFDA发布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明确CAR-T等细胞治疗产品以药品进行申报的原则。其中对于细胞治疗产品的风险评估、药学研究、制备工艺与过程控制、质量以及非临床研究、临床研究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对于监管层来说,目前面临着使用什么样的尺度来监管,“CAR-T有效大家都明了,但大家同时也都知道,国内的CAR-T虽然火但基础是比较薄弱的。”一位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监管尺度太严可能所有企业都不符合标准,太松又会造成以前市场混乱无序的局面,“这取决于监管层的智慧,目前临床数据怎么用基本已经有一些明确的想法,但怎么把控还是难点。”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