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
地处深圳核心位置的奥林巴斯工业园区,占地10万平方米,曾被誉为“花园式工场”。然而,当所有焦点都从它身上离开,转向更受瞩目的行业,当它深陷行业衰退、经营前景黯然的流沙之中,果断止损放弃挣扎,成了奥林巴斯(深圳)工业有限公司最好的选择——它在停产7个月后,出售深圳工厂。
12月25日,奥林巴斯在日本官网发布公告称,决定将奥林巴斯(深圳)工业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出售给Shenzhen YL Technology(深圳市易联技术有限公司)。预计转让价格为300亿日元(约合18亿元人民币)。股权转让所得收入将录入截至2020年3月的财年中。据称,目前双方已经达成协议,具体的交易时间将在2019年4月至2019年8月间。
今年5月7日,深圳奥林巴斯最高负责人小松享,通过广播向全体员工正式宣布:深圳工厂即日起停产停工。他还在《告部分员工书》中写道,“2008年之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数码相机市场规模迅速萎缩,作为主力工厂的深圳工厂的运转率也降低至2008年顶峰时期的20%,即2400万台。作为新业务,也是创收支柱的外销业务也伴随技术革新步入了产品更新换代的时间,诸多机型在2017年终止了生产。”
奥林巴斯公布的深圳工厂接盘方深圳市易联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1.1亿元,法定代表人为曾嘉诺,由曲水格立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拥有,背后的实际控制人为新国都创始人、第一大股东刘祥。该公司主要从事以金融POS机为主的电子支付受理终端设备软硬件的生产、研发、销售和租赁。
深圳奥林巴斯成立20多年,鼎盛时期曾有15000人左右,既是奥林巴斯亚太区的总部,又是该集团最大的相机及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然而,如今完全撤离中国背后,又是怎样的心路呢?
跨国企业大撤退?
小松享只道出了部分原因,此外“现在中国的人工这么贵,相机的竞争这么激烈,搬离中国也很正常,毕竟东南亚人工那么便宜,数码相机,尤其无反相机技术门槛又不高,不需要单反相机那么多结构。“影像狗”主编,影像行业专家向伟对时间财经说出了另一层道理。
也就是说,影像行业失去了竞争力。与此同时,在深圳的工厂也失去了比较优势。
“对中国来说,这边确实能做,对日本人来说,这么简单的技工放到东南亚或者其他地方,成本肯定会降低。”向伟对时间财经表示,奥林巴斯并非孤例,“尼康们撤离中国,把低端移走很正常。”
2017年10月,尼康毫无征兆地宣布位于中国无锡的关停映像事业部生产子公司——尼康光学仪器(中国)有限公司。关停当天,该工厂约2200名员工就被遣散,大部分员工当日签署了离职合同。尼康给出的理由与奥林巴斯雷同,“由于智能手机迅速发展,小型数码相机市场正在出现极大的萎缩。”
又如,2015年1月30日,松下关闭了自己位于山东济南的彩电工厂,这是2014年关闭上海工厂后松下在华的最后一家彩电工厂。而最近引发讨论的是,三星宣布将在年底关闭年产3600万部智能手机的天津制造工厂,即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1年8月,由韩国三星电子株式会社和天津市国资委通过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各持股90%和10%。
值得注意的是,据韩国《电子时报》报道,三星在中国仅存的惠州工厂年生产7200万部手机,而其在越南的两家工厂每年生产2.4亿部,并且今年在印度开建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厂,每年生产1.2亿部智能手机的能力。
也就是三星将手机产业的重点转移到了越南、印度和其他新兴国家市场。不仅是日企或影像企业,跨国电子制造公司或是在中国的供应链厂商,都在向外转移生产。全球最大的手机代工鸿海在印度已有生产基地,目前主要是为小米组装手机。而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明年鸿海将在其印度工厂组装iPhone的高端机型。
跨国制造企业走上游
“数码相机市场是在下降,但是高端产业链,依然在日本做得很好,比如Sony的CMOS,甚至镜头方面在扩张。”向伟对时间财经表示,“整体要看是小影像行业还是大影像行业,小影像行业的数码相机可能是萎缩的,但是大影像行业CMOS制造,随着随着手机的进入,对镜头的需求其实是增加的了,判断影像行业是否衰落,从小影像行业的角度说,可能是被手机吃掉了很多。
主机高端还是在德国和日本,中国没有,CMOS手机成像元件,主要还是sony出货量最大,中国的这些手机大多数用的也是Sony的感光芯片。”
在三星关闭天津制造工厂的同时,三星电机株式会社在天津开发区投资兴建汽车用MLCC工厂。该项目预计明年底建成,2020年投产。建成后,天津将成为三星电机海外主要的MLCC生产基地之一。三星SDI亦在其第三季度财报上提到:“从中长期来看,随着2020年中国市场将解除新能源补贴,将有效扩张三星SDI在华市场的开拓,并为利润的增大提供巨大贡献,我们将对市场的新动向做好准备。”
究其原因,人力成本上升,货币增发,房地产热潮,租金成本高企。同时,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日益降低,跨国公司纷纷关闭中国内地的工厂,将代工业务转移到东南亚等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也就不让人意外了。这意味着策略上放弃中国制造市场,转而向更上游的元器件方向发展。这几乎成了跨国制造企业未来的求生之道。(时间财经 梁齐)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