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西方“情人节”如约而至。如此浪漫的节日自然成为各品牌企业“收割”销量的大好时机。但是,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在节日市场中,巧克力、美妆、箱包、饰品等较受欢迎的商品领域,“洋品牌”几乎都占据了主导位置,而国产品牌只能沦为“配角”。
在多个电商平台,记者按照近期销量检索“情人节”热销商品,发现抢占榜单的大都是国际品牌。比如巧克力,近期最受关注的几个品牌分别是费列罗、德芙、瑞士莲,而同样的“剧情”也发生在唇膏、手提包、项链等领域。
2017年,亚马逊中国专门做过一次“情人节”畅销品牌榜,在美妆、小家电、箱包、珠宝饰品和腕表等五大最受中国消费者欢迎的“情人节”礼物品类中,销售业绩最为抢眼的基本都是“洋品牌”。雅诗兰黛、蔻驰、施华洛世奇等国际品牌在热销和热搜榜单频频“霸榜”。
针对上述现象,快消品行业资深分析师朱丹蓬向本报记者表示,“情人节”商品具有明显的社交属性和礼品属性,商品在细分领域的品牌优势被放大,一些包装精美、设计精良、展现心意的商品更容易受到青睐。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分析,近年来,借着跨境电商、海外代购等业务发展的东风,国际品牌迅速进入国内市场,实现了品牌认可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双提升。
“‘情人节’是舶来品,本身也更加契合西方品牌的品牌文化。”曹磊表示,自己并不支持“节日”市场国货“遇冷”的说法。他认为,总体而言,国产品牌与国际品牌处于均势,但是,节日商品销售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文化因素影响,比如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产品牌往往更占优势。
但是,抛开文化因素,单从营销角度来看,在“情人节”市场中,国产品牌的表现也并不突出。仍以代表性商品巧克力为例,在京东平台,搜索“情人节”新品,排名靠前的仍然是吉利莲、歌帝梵、费列罗、谱乐之花等进口巧克力。而国产巧克力却鲜有针对“情人节”推出新品,一些超级市场中,仍是以散装称重的形式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除此以外,一些美妆国际品牌在营销上也大做文章,纷纷针对“情人节”推出新品,迪奥推出的限定口红在膏体上雕刻出立体的爱心和星星图案;纪梵希推出的禁忌之吻唇膏,包装使用对比鲜明的红色和黑色来表现被命运的闪电所射中的心,契合节日主题。
“如此鲜明的对比,让国产品牌在心意尤为重要的‘情人节’,很难成为消费者购物清单的一部分。”朱丹蓬说,国产品牌在营销策略以及品牌美誉度上,与国际品牌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国产品牌如何才能实现突破,在“洋品牌”主导的“洋节”市场分一杯羹?朱丹蓬建议,国产品牌可以尝试“聚焦”,在单品上寻求突破,进而带动整个品牌认知度的提升。同时也可以走“农村包围城市”之路,通过一些新的营销模式,在三四线市场抢占一席之地,再逐渐撬动一二线市场。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