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产业 > 正文

创新进入活跃区首都经济增长“优质”动能强劲

[2019-12-01 15:59] 来源:中新网 编辑:安靖  阅读量:6032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刚刚闭幕的首届“世界5G大会”上,5G远程驾驶、5G智慧医疗、5G智慧工厂……随处可见各类吸睛满满的“黑科技”设备。作为大会举办地的北京亦庄,全面展现了5G发展的最新成就和最新场景应用案例。在5G时代,远程驾驶可应用于矿山工程作业、园区无人......

刚刚闭幕的首届“世界5G大会”上,5G远程驾驶、5G智慧医疗、5G智慧工厂……随处可见各类吸睛满满的“黑科技”设备。作为大会举办地的北京亦庄,全面展现了5G发展的最新成就和最新场景应用案例。

在5G时代,远程驾驶可应用于矿山工程作业、园区无人配送等场景。人民网孟竹 摄

被称为“首都改革开放的窗口”,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共吸引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万多家企业落户,投资总额超过千亿美元,其中包括奔驰、ABB、康宁、GE、拜耳等9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130多个项目,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已增至近千家。

“北京坚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和唯一出路,以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为导向,在创新制度改革、创新生态营造和创新空间拓展方面持续探索,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国际一流的环境。”日前,北京市发改委召开“北京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情况解读会,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林恩全介绍,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全面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持续深化,推动高精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首都经济发展实现了运行平稳、规模扩大、结构优化、质量提升。

2012年-2018年北京市GDP年均增长7.16%。2018年,北京人均GDP超过14万元人民币,居全国第一,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每人24.4万元,同样居全国首位。

制度活空间广 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澎湃动力

“1+6”系列政策、“国际人才20条”、“科创30条”……林恩全介绍,当前北京正在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创新制度越来越活、创新生态越来越好,创新空间布局越来越优化。

制度方面,以中关村为例。作为北京创新发展的龙头,始终在制度创新方面积极寻求突破,从“1+6”系列政策、“新四条”,到“国际人才20条”,再到今年的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升级版,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上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经验。

今年北京市还发布实施“科创30条”,通过赋权激励、破除人才制度壁垒、简化科研管理流程等,切实增强创新动力和活力。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制定实施加快应用场景建设工作方案,依托冬奥会、世园会、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重大活动重点工程,推出一批重大应用场景建设项目。

在人才方面,新增怀柔科学城、顺义临空经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通州环球影城4个国际人才社区,全市国际人才社区试点区域扩至8个,实现“三城一区”全覆盖。

刚增选出的两院院士中,北京地区共有59人当选,居全国首位,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总数占比分别达52%和43%,顶尖科技人才集聚优势明显,这也是北京市努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来自民营企业的芯创智(北京)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汉明当选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

最新的独角兽榜单中,北京82家企业入选、占全国四成。一批重大基础前沿科技成果涌现,屠呦呦团队提出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权威专家高度认可。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在美国获批上市,实现中国抗癌药出口零突破。

有了良好的制度环境,顶尖的科技人才,北京“科学+城”建设框架全面拉开。“三城一区”是首都科技创新的主平台,也是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中关村科学城注重“聚焦”,加强一区多园产业布局统筹,分园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智造大街建成全国首个覆盖全产业链条的创新型生态链社区,“城市大脑”加快建设,创新生态体系和新型城市形态更趋完善。怀柔科学城注重“突破”,地球系统数值模拟等5大科学装置全部开工建设,第一批5个交叉平台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101中学扩建、雁栖国际社区等项目加快建设。

“未来科学城和亦庄新城规划面积分别增加至170.6平方公里和225平方公里,这两个区域都属于平原新城,是未来首都创新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林恩全介绍,未来科学城注重“搞活”,加快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三期建设,引入多元创新主体,形成“混合型”研发格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注重“转化”,13家产业中试基地挂牌运营。

质优量增 高精尖产业在北京全面布局

地平线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物联网芯片、寒武纪获得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奖、国家级集成电路创新中心签约北京……近日,集成电路企业捷报频传。北京“芯势力”正迅猛崛起。

前不久的科博会上,签约总额高达131.79亿元的集中签约环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的合作,成了占据过半金额的绝对“主角”。北京“芯”力量正在蓄势,更多“地平线”、“寒武纪”正在北京孕育。

“近年来,北京市坚持做好“白菜心”,统筹实施“10+3”高精尖产业发展系列政策,致力做准做深做透细分行业,促进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高效配置,产业发展思路更加清晰、细分领域更加聚焦。”林恩全指出。

据了解,目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智能汽车、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以及科技服务业等十个产业作为发展重点,高精尖产业在北京全面布局。

以滤波器为代表的射频前端芯片在5G产业核心硬件方面占有支撑作用。人民网董兆瑞 摄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例,制定实施5G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成立5G研究院和5G产业基金。对此,林恩全透露,年底前北京五环内将实现5G基站连续覆盖,首款工业5G通信商用芯片完成投片。

人工智能方面,发布“人工智能十五条”等一揽子政策,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突破1000家,全国近一半人工智能人才聚集在北京。

1-10月全市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3%和5.4%,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均在五成左右。

此外,北京现代服务业质优量增,有力支撑了首都经济平稳增长。前三季度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三大优势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合计达68.6%,其中占经济比重16.8%的金融业增加值增速逐步回升、增长9.2%;占经济比重12.7%的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4%,拉动全市GDP增长1.6个百分点。林恩全介绍,以海淀区为例,海淀信息服务业占全市一半以上,前三季度增加值增长13.8%;占经济比重10.6%的科技服务业增长8%,主要是受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较高带动,1-10月大中型重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增长14.8%。

营商环境改革 “北京样本”为高质量发展带来红利

“让每一个有创新梦想的人都能专注创新,让每一份创新活力都能充分迸发。”北京在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探索出一条具有北京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北京样本”已成为全国营商环境改革的一面旗帜。

“近年来,营商环境改革力度持续加大,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显著,28项典型经验做法在全国复制推广,助力我国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排名提升15位,连续两年成为改善幅度最大的10大经济体之一。”林恩全表示。

北京市西城区开设企业新设专区、变更专区、注销专区,新设企业全程电子化率达到100%,平均执照办理时长0.96小时。人民网鲍聪颖 摄

比如,设立企业开办“e窗口”,企业可一次性领取营业执照、公章和发票;建立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一站通”服务系统,建筑许可办理时间和环节分别压缩了32%、18%等;敦促企业“服务包”承诺事项落地,截至10月底市区两级共为1210家企业送出“服务包”,解决各类问题3120个,12345市民热线企业服务功能正式上线运行。

近日,北京市发改委会同多部门联合发布北京营商环境改革3.0版,共涉及12个方面204项改革任务,全方位推进营商环境各领域改革。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营商改革3.0版对标国际前沿和国内最好水平,围绕市场主体反映集中的审批手续多时间长、融资难融资贵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招投标管理等领域的26项问题,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跨境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招标投标等7大重点领域推出101项改革措施。

比如,在办理建筑许可方面,两年来,北京市率先改革、大胆突破,能减即减、能合即合,将环节压缩了22%、办理时间压缩了57%。在此基础上,3.0版改革继续以“减环节、减时间”为重点推动流程再造,加快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在试点区域内落地,对符合条件的投资项目,由企业按照政府公布的标准作出承诺,变“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进一步减少政府审批,给予企业决策更大自主性。

据悉,未来,北京具有优势的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也会被应用到优化营商环境当中。

北京市委书记蔡奇表示,推动北京高质量发展,既要只争朝夕、奋发作为,又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一步一步,扎扎实实,把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创新发展,赋予北京新的增长动能。林恩全表示,北京常住人口在下降,建设用地规模在减少,在这样的条件下,北京人均GDP、全员劳动生产率均居全国第一,能效水平居全国31个省区市首位,经济增速一直保持稳定,就是因为科技创新贡献率、全要素生产率在不断提高,这些支撑着北京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