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思乐得全面复工,复产率达到100%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复工率100%,复产率100%,员工到岗率超过98%,2月份销售额同比增长28%。这一串数字,是上海思乐得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在疫情防控下交出的经济答卷。这家80%的产品远销全球五十多个国家的外贸企业是如何做到的?思乐得总经理张斌说,做好危机管理,搭上自动化快车,特殊时期更要探索企业发展的新路径,备战复工复产的“别样旺季”。
提前布局做好危机管理
疫情之下,面临国内外市场的双重压力,外贸企业的困难显而易见。但2月10日,思乐得所属的两家外贸公司和3家工厂全部开工,70%的员工到岗,产能恢复到60%。半个月后,复产率达到了100%,再过一周,即3月5日,员工到岗率增加到98%,仅有13位员工尚未到岗。在疫情尚未消退的情况下,思乐得是第一批复工复产的企业,迅速恢复产能的背后,是踏前一步的危机管理。
“疫情来得很突然,很多企业来不及准备。由于我们对疫情比较关注,春节期间就成立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领导小组,一方面大量订购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另一方面开始制定复工复产后的防控方案,落实责任人员。”张斌告诉记者,公司第一批订购的防疫物资足够使用到3月底,第二批能使用到4月底,不仅给自己的员工用,还提供了部分物资给供应商。
“我们的产业链上有十几家配套企业,思乐得提供了复工方案和部分防疫物资,同时镇政府相关部门迅速进行安全审核,甚至跨区协调推进辖外企业复工,到2月中下旬的时候,超过80%的企业已经开工,供应链活了。”
与此同时,从春节假期就开始打卡的员工们也完成了14天的居家隔离,符合复工的标准。“我们的员工七成是上海人,从春节期间就要求每一个人上报行踪和健康状况,天天汇总,使得复工后的上岗率得到了保证。”
图说:食堂用餐,一人一桌
直播复工打消客户顾虑
人有了,原材料有了,防疫物资也齐全,思乐得顺利复工了,但要赶回生产进度,依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海外订单来不及如约交付,怎么办?张斌决定把公司复工复产的情况直播给客户看,展示复工的能力和效率。
工厂内部一日三次的消毒,食堂里一人一桌分批用餐,员工每天两次测量体温,所有岗位上的工作人员都佩戴着口罩……张斌把这些场景一一拍下来,再把视频和照片传送给几十个客户。果不其然,获得了一片惊叹。
“思乐得的产品大多销售到欧美国家,疫情发生后,很多海外客户很紧张。我们选择把工厂防疫措施明明白白地展示出来,打消他们的顾虑。”他说,其实很多海外客户是想知道产品是否安全,公司是否有能力保持增产,沟通后客户都表示理解。
而为了加速生产,赶回进度,思乐得还启动了“百人倍增计划”,进一步提高工厂的自动化程度。“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工厂就积极引进机器人,提高生产效率。我们的计划是在三年时间内引进100台机器人,把产能提升一倍。疫情让这一计划的实施也提速了。”现在,十几台机器人已经加入三条生产线,天天在工厂里忙碌,伸出机械臂拉伸不锈钢内胆,完成冲压、抛光、焊接等多个生产步骤。几台包装机器人也在安装中,即将投入使用。
“中国制造”必须练好内功
德国红点奖、德国iF奖、中国红星奖,近年来,思乐得品牌完成了国内外工业设计大奖的“大满贯”,疫情期间,新产品的研发和设计也没有中断。作为上海市高新技术和科技小巨人企业,以及上海市技术中心,原创设计、精益生产,是思乐得面对疫情,依旧获得销售额逆势增长的底气。
“‘中国制造’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中低端订单被越南、印度等周边国家分流,而疫情加速了这一情况的发生。”张斌认为,只有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路线,用最好的质量、最好的设计和最佳的品牌,和国外大牌竞争,才是“中国制造”的出路。“短时间内,疫情会对中国制造业造成影响,但真正影响长期发展的,是企业的内功和身处的营商环境。只要调整好小气候和大环境,发展还在后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