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四大报均在头版显著位置对上述表示发表评论员文章,强调A股将更多地发挥市场自主调节作用,“非常规”措施可能调整。
《中国证券报》文章称,这说明此前用于稳定股市的“非常态”应急措施将有所调整,A股市场将更多发挥自主调节的作用。
证监会表态意味着,以“稳定、修复、建设市场三结合”为核心原则的维稳政策部署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即更好恢复市场功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逐步减少应急措施所发挥的作用,让市场内在稳定机制及自身运行规律逐步回归正轨。
《证券时报》周一也发表头版评论文章称,维稳政策渐次调整,市场力量逐步恢复:
根据现阶段的市场发展状况,对维稳政策的调整是必要的。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待市场恢复正常运行状态之后,维稳资金对市场的介入程度就会减弱,毕竟维稳资金入市只是为了帮助市场回归稳定,并非为了推高股指,政策干预市场只是暂时性而非长久性动作,如果用有形之手长期干预市场,市场自身机制的恢复就难以成型,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设想也将无从谈起。
《证券日报》周一发表评论员文章称,要让市场发挥自我调节作用:
在政策持续发力的作用下,当前市场已经走出异常波动的“非常时期”,逐步回到自我调节功能发挥主要作用的常态之中。
所谓的“政策支持”不是长久之计,市场最终还是要由其自身发挥作用。特别是随着市场由剧烈异常波动逐步趋向常态化波动,应更加注重发挥其自我调节的作用,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内在稳定机制。
有券商表示,救市资金正从短期多头转为长期中性投资者:
证 监会21号文中第一句话即明确指出:“股市涨跌有其自身运行规律,一般情况下政府不干预。”同时指出,今后若干年内证金公司“一般不入市操作”。
这一表态 意味着自股灾以来市场中最大的股票购买机构正在从短期多头转变为长期中性投资者。市场对于这两个政策信号的解读目前存在分歧,但我们认为近期的不确定性可能会为市场带来向下调整的压力。
为何中证报称救市应急措施将会有所调整呢?上述两篇评论文章均提及了重要的一点,即防止在市场趋向常态化波动时,令市场对应急措施产生依赖性。
上证报评论认为:应急政策是短期的,市场逐步回归常态之后,政策性资金的长期滞留可能扭曲市场机制,不利于市场功能的有效恢复,可能遏制市场自我调节能力的实现,产生道德风险,甚至还可能给社会带来“政策托底”的误导,助长投资者对应急维稳措施的依赖。
中证报评论文章称:随着市场逐步趋向常态化波动,应急处置的“非常态”干预措施不仅会助长市场对政策的过度依赖,而且还会影响到市场潜在运行规律自主调节的功能发挥。
因此,监管部门经过多维度考量、平衡各方诉求,进行了“双保险”的制度安排:一方面,宣布证金公司今后若干年不会退出,不会通过二级市场减持,保留其维稳职能,给投资者吃下定心丸;另一方面,将部分股票转由中央汇金公司长期持有,一般情况下证金公司不入市操作,以便在恢复市场机制的同时为证金公司腾出更大的潜在维稳空间。
上证报评论文章认为,市场已具备依靠内在机制稳定运行的能力:
度过应急措施实施的非常时期之后,A股市场内在运行规律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并日益显示出依靠自身机制维持稳定运行的条件和能力。
不过,中证报评论还强调,“回归市场不意味着监管层撒手不管”:
股市涨跌有其自身运行规律,一般情况下政府不再干预;但回归市场不意味着监管层撒手不管。毕竟维护市场稳定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稳定市场、稳定人心、防范系统性风险是监管部门的长期工作目标,稳定、恢复、建设市场始终会齐头并进。
因此,证监会明确指出,在更多发挥市场自主调节作用的同时,当市场剧烈异常波动、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时,仍将继续以多种形式发挥维稳作用。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