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股票 > 正文

新三板旅游演艺公司如何叫好又叫座

[2017-07-10 08:47] 来源:中华网 编辑:柳暮雪  阅读量:6132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证券时报记者许擎天梅近年来旅游演出市场火热,旅游演出逐渐成为各类景点的标配,不少以旅游演艺为主营业务的公司,通过新三板市场触电资本市场,但背后也折射出旅游演艺公司产品、收入结构单一,获利难等问题。和韵文化陷多重危机近期,新三板有一家旅游演艺......

证券时报记者 许擎天梅

近年来旅游演出市场火热,旅游演出逐渐成为各类景点的标配,不少以旅游演艺为主营业务的公司,通过新三板市场触电资本市场,但背后也折射出旅游演艺公司产品、收入结构单一,获利难等问题。

和韵文化陷多重危机

近期,新三板有一家旅游演艺公司和韵文化(836358)陷入多重危机:未披露2016年年报且拟摘牌;失去主营收入来源;董监高发生大变动。该公司市值曾一度高达24亿元。

资料显示,和韵文化主营为武当太极剧场的经营管理,通过武当太极剧场的《梦幻武当》演出服务获得收益。从近几年的业绩看,和韵文化盈利状况并不乐观。公司2014年、2015年、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10万元、1119万元、144万元;净利润分别为455万元、-9万元、-72万元。

2015年,和韵文化业绩转亏,公司归咎于当年采取了下调门票价格的措施,同时,2015年公司营业成本也较前一年多了5个月的剧场承包费用。

2016年5月起,和韵文化对剧场剧目开始进行改编和排练,改编期间,公司与政府间的剧场承包经营协议中止,具体经营管理权由政府承担。

截至目前,和韵文化尚未重新拿回太极剧场的经营管理权,主营业务停滞,也没有持续性收入。和韵文化于2017年6月30日向股转系统提出了终止挂牌的申请。

除和韵文化,新三板公司中从事旅游演艺业务的还有云南文化、陕西旅游、印象股份等。从2016年的业绩看,陕西旅游的营收和净利润规模均位居第一,其他公司体量比较小。

这些公司多数拥有自己代表性的剧目,从业务模式上看,各有不同。推出《印象大红袍》的印象股份分工明确,节目创作由观印象公司负责,演出和运营由自己负责,印象股份每年需向观印象提供10%的门票分成,以及额外的品质维护费和导演创意费。

相比上述公司,和韵文化将演艺节目全权外包,既不制作也不演出,其核心资产为武当山太极剧场经营权收入。经营权一旦被收回,又无其他业务支撑,公司主业自然难以为继。

正如印象系列创始人王潮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的,创意才是文化产业里最核心的东西。

旅游演艺获利“有点难”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彦锋表示,无论是主板还是新三板,旅游演艺项目逐渐成为相关企业的主打收入来源和主业,这与旅游企业上市相关规定有关。例如,旅游交通、旅游演艺、特许经营、旅游购物等,可以纳入上市公司主业或资产的一部分,禁止门票项目进入景区的核心资产。此外,相比其他业务,从体量、消费频度上来看,演艺项目的条件也十分优越。

随着大量竞争者入局,旅游演艺项目真正能从市场中获利的仍是少数。

据道略演艺产业研究中心统计,大陆230个旅游演艺项目,真正盈利的大约不到9%,11%处于收支持平状态,而80%处于亏损状态。而20%未亏损项目,为100多亿旅游演艺市场贡献了80%的营收份额。

道略演艺研究表示,旅游演艺获利难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依附性强,旅游演艺本身不能构成一个旅游目的性项目,因此它只能依托5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以及年客流量不低于100万以上的4A或5A级著名旅游景区。二是转化率低。4%的游客—观转化率大致是平均水平,这种转化率低的结果,也导致了其必须有大量的客源基础,否则就是烧钱。三是投资额大。印象系列的投资基本都在1亿元-3亿元,这种投资比例在全国旅游演艺项目中占比接近50%,更有17%左右的演艺节目,投资额已超3亿元。四是运营成本高,演员的开支、设备的更新和折旧成本,都是大项,支出不会因为观众的增加或减少而改变。据宋城集团分析,其人员成本及折旧成本共占其经营成本的71%,而印象系列的人员成本加折旧成本也占到了总运营成本的50%。

此外,编导人才稀缺也是行业面临的问题。旅游演艺对剧本创作的要求极高,旅游演艺的持续创新能力以及衍生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深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旅游演艺的生命力。

对此,易观智库分析师朱正煜建议,应以演艺产品转向IP化运营,拓展衍生产品,吸引散客。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