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股票 > 正文

赛隆药业获准IPO:产能利用率低新产能如何消化?

[2017-08-01 14:15]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辑:张璠  阅读量:7172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稿件来源:苏启桃■本报记者苏启桃7月25日,珠海赛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隆药业”)上会并获通过,宣告A股市场又将新增一家医药企业。《金融投资报》记者梳理发现,赛隆药业不仅业绩波动剧烈,对研发也不如公司所说的那么重视,募投项目消化更......

稿件来源:苏启桃

■ 本报记者 苏启桃

7月25日,珠海赛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赛隆药业”)上会并获通过,宣告A股市场又将新增一家医药企业。 《金融投资报》记者梳理发现,赛隆药业不仅业绩波动剧烈,对研发也不如公司所说的那么重视,募投项目消化更是存疑。

公司业绩剧烈波动

都谓医药行业为防御类,但在赛隆药业这里,业绩波动却十分明显。

证监会官网显示,公司在2016、2017披露过两次招股说明书,对2013-2016年连续四年的经营状况均有介绍。2013-210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各2.21亿元、1.78亿元、2.37亿元、2.56亿元;对应的各期的净利润分别为4587.71万元、2819.08万元、6331.79万元和6124.87万元。

很明显,2013-2016年公司的净利润波动剧烈,其中2014和2016年相较于上年均出现下滑。与此同时,营业收入也处于波动状态,2014年相较于上年也是大幅下滑。

需要注意的是,赛隆药业自称牢牢把握住了医药产业利润微笑曲线的两端,即药品的研发和销售,但公司主营的两大产品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均由合作方山西普德和西南药业获取生产批文,且山西普德目前正处于被收购过程中。山西普德100%股权目前由誉衡药业持股,其在2016年6月披露拟向仟源医药出售山西普德100%股权,至招股书签署日该并购案仍在审核当中。在审核赛隆药业的发审会上,发审委就问及“合作方之一处于被收购过程中,是否表明发行人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客户存在重大依赖”。

研发人员一年锐减15%

“子公司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立司之本,视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为公司发展的核心,坚持自主研发,实施专业化发展战略,将科技领先作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这样阐释公司重视科研的句子在赛隆药业的招股书中随处可见,其子公司岳阳塞隆还于2016年12月6日被湖南相关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所得税按15%计缴。

但是,就是这样一家视科研为生命的企业,其科研经费却有点“拎不清”。在2016年的招股书中披露,2015年公司研发费用830.78万元,占当期收入的比例为3.50%。但是到了2017年招股书中,2015年公司研发费用调高至了1346.96万元,占当期收入的比例也变成了5.67%。尽管期初期末调整财务报表的一些数据还算合理,但一家如此重视科研的公司在研发费用上出现大幅变动,令人不解。

另外,号称重视科研人才的赛隆药业,在其他员工大幅扩招的同时却在大幅“削减”研发人员。

招股书披露,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的管理人员、业务人员、财务人员、研发人员、行政人员分别为43人、209人、11人、46人、58人,总计367人。2016年公司员工大扩招,管理人员、业务人员、行政人员增加至55人、234人、90人,员工总数也增加到428人,一年时间增加了17.17%。但是,十分重要的研发人员却从46人减少到39人,一下减少了15%。

新增产能消化存疑

招股书显示,赛隆药业此次拟募资70094.89万元用于长沙生产研发基地建设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对于长沙生产研发基地建设项目,公司称,“本次募投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冻干粉针剂5000万只支、小容量注射剂2000万支的能力。”

一般而言,只有企业原有产能饱和之后才会大肆扩建产能,但赛隆药业明显不走寻常路。招股书显示,公司拥有冻干粉针剂产能1200万支/年,2014-2016年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7.40%、57.36%、95.61%,产销率91.30%、115.04%、95.78%,仅有2015年的产销率饱和。而小容量注射剂有产能600万支/年,2014-2016年产能利用率仅有0.11%、5.29%、0.72%,产销率8.96%、57.57%、121.07%。

简单计算就可以知道,相对于公司目前的产能而言,该项目建成之后新增的产能将是目前的2倍余,原本产能利用率就不高的情况下,如何确保新产能的消化?

更为离谱的是,公司在招股书中阐释项目可行性和市场前景分析时多次提到,“根据IMS的统计,中国的医药市场占新兴医药市场的46%,而在未来数年当中,中国也将贡献主要的医药销售增量,2014-2018年中国医药市场年均增速可达10-13%”,但该项目建设期为3年,即便公司成功上市,项目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建设,3年之后也到了2020年下半年才建成,那么2014-2018年中国医药市场的增速与公司的该项目并无关系。

对于上述问题,《金融投资报》记者将其发至公司,但截至记者发稿,仍未获回复,本报将持续关注。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