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全面收紧下,整个房地产基本面情况如何?市场几乎冰封,而稳定过后必有波动,那么房子还值得投资吗?来听一听张博士关于介绍市场格局的解读。
整个市场处于政府高度管制状态
政策:从2016年开始,政策就出现收紧趋势,并出现一系列限制性政策,比如限购、限贷、限价、限商、限离等,同时不少重点城市认房又认贷,政策的口子已经堵死、并很难突破。重点城市的市场已经被高度锁定,整个市场被冰冻,像是一条直线,没有波动。
市场:最明显的特点是企业集中度的快速提升,亿翰智库每月都会推出房地产销售排行,目前,整个市场行业格局遵从一个“5050”的规则,即前50强房企卖了50%的房子,预计到今年年底前三强的市场占有率将会在15%,而在前几年还不到7%。所以,市场提升度非常快,整个市场更容易被管制,政府只需要管制50家企业就可以控制一半的市场。
虽然房价在涨,但是地价增速比房价增速快,开发商的房子售出后难以买回便宜的土地,因此,开发商很难补库存,开发意愿将会越来越低。
张博在2017中国房地产业战略峰会上发布研究成果
一二线:量降价稳
一二线城市销售量下降得很快,与去年的高点相比,降了一半左右。整个市场内热销的项目数量变少,2016年的时候热销盘5个人抢一套,但现在并不是每套房子都能售出,虽然现在也要摇号,但很难保证开盘即去化90%。再看房企负债,公司债规律是一年借多年还,总计两万多亿的公司债,每年还款数量最高峰也就4千亿,公司债的压力不大,所以开发商不会着急卖。总的来说,一二线市场量降价稳。
三四线:开发投资增幅收窄
三四线的价格自2016年开始上行,最近整个价格较稳,波动幅度不大,处于高位盘整状态。整个市场新开工及投资额向上,符合我们的预期,2017年年初的时候,就其他经济学家对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增长预判来看,乐观的在4%,悲观的在1%,但是我们预测乐观在7%,悲观在4%,中性预期5%左右,同时上涨行情可以持续。而实际投资额增长在7%左右,我们的预测还是比较接近真实情况。目前,其他同行预测2017年全年房地产投资额增速7%,比较乐观。但是,我们认为,2017年全年房地产投资额增速在5%左右。虽然现在投资增速7%,但是2017年后面几个月增速将收窄,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张博正在进行商业物业价值TOP100研究成果发布
三轮调整窥见上涨因素:货币、供求
然后我们回顾下历史,第一轮调整,从1989年房改到2002年、2007年招拍挂,整个市场需求旺盛、格局被逐步打开,这段时间市场整体单边上行,实际上到2008年,由于经济危机市场出现了调整。这里有两点需要关注:1.2008年经济危机导致整个货币收缩,流动性减慢,(虽然08年下半年减息,但是没有实现货币量快速增量),直到2008年底出现四万亿计划;2.经济下行,整个经济增速下的比较快,之前整个房地产调整,受之于两个因素:货币、经济。
第二轮调整,2011年春节前出现限购限贷,此次调整针对2009年、2010年,推出了针对30个城市的限购,同时重庆、上海试点房产税,这个属于有针对性调控、打压需求,市场并无立刻向下,直到2011年还在打压,2012年初开始往下走,这一轮调控干预了市场1年左右的节奏。2013年,市场转好,改善、投资需求释放,由于前两年的压制,房地产放松后开始补涨,这里房价上涨有两个条件:充分条件是货币因素,必要条件是供求关系。当所有房子都在涨价,原因一定是货币,因为供求有差异化,比如一二线与三四线市场的明显差异。
第三轮调整,即目前的调整,本轮的房价上涨是货币因素,因为所有的房子都涨了一遍。一二线、三四线都在涨,货币因素是无差异的,但并不是每一轮的房价上涨都是货币因素。如果是部分涨部分不涨,那么主要就是供求因素。2013、2014年市场一直在底部盘整,这是因为供求因素在起作用。如果房子足够多,如果北京、上海市场供应每年能有4千万方,那么房子不会这么涨。但不是所有的时期都是特定因素决定上涨,我们可以根据历史对未来做预判。
我们来看下货币因素,目前,M2约为130万亿,并且每年保持20%增速、大概20多万亿的增长,那么,我们有没有这么多房产与资产对应增长?2013年市场增长后,我们预测投资需求与改善需求向下,预测2014年还是依赖刚需,这一点还是比较准的,2014高周转小户型非常受欢迎,而改善与投资需求受遏制,此外,2014年“930”政策,我们也前瞻性地预见到了,2015年改善优先,市场改善需求较多;我们也预测到2016年投资需求增加,的确到了2016年整个市场投资需求也比较多,而后面整个房地产如何来看?
短期三四线行情仍将持续
短期:首先聊下去化周期(去化周期=目前库存量/上个月销售量),目前一二线城市去化周期大概在12个月左右,去化速度还是比较慢,同时一二线的销售数量已经十分低了,几乎不可能再低,也就是说,目前一二线的去化周期已经很难再拉长。而去化周期只有在18个月的时候,市场才会稳定,而拉长一二线的去化周期只能靠增加供给。但增加供给几乎不可能实现,一是房企卖掉货量之后再补货成本较高,二是房企很难拿预售证。最少要再等12个月,一二线才能出现调整,即18年三季度及之后,重点城市的市场才会出现调整,同时调整后需求也会迅速释放。三四线市场从2011年一直跌到2015年,虽然有些城市在涨,有些也创了新高,三四线去化周期在12个月左右,原因是销售较快,但我认为三四线的快速销售量见顶,同时供给没有增多的空间,即使不限购,三四线也会比较平稳。为什么货币因素能够在三四线起作用?因为三四线市场的房地产体系修复了,原来三四线的体系被破坏了。房企不愿意在三四线发展,大量房产被直接抛售,政府、银行、消费者都不再支持。经过这一轮的针对三四线的放松,修复了它的市场,政府开始支持配套,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开始放松,因此市场完成了自身的体系修复。我认为三四线行情会持续到2018年年底,甚至到2019年下半年,体系的打破不是一天两天,这个会持续更久。但是,明年一二线不是很乐观,三四线投资不会下降很快。
中长期“住而非炒”是关键
中长期:未来的大周期,我们一定要意识到一点:整个市场的环境并不是非常乐观,从长期来看,这个周期跟此前的周期不太一样,一定要深刻理解2016年三季度“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概念,这个是所有政策的提纲挈领,可能会影响未来10年至15年的市场走势。税收政策有可能会加快推行,房产税进程将会加快,比如改变土地出让金的定价等。近期,全持有住宅推出,以租代售,我觉得这个影响不亚于1989-2000年之前推行的房改,也不亚于2002年推行的招拍挂制度,房改使开发商由0到1,招拍挂使开发商做到几千亿。全持有是住而非炒的重要体现,市场变成了没有销售的市场,这个关键改变是土地层面的变化,因为不仅是招拍挂,招拍挂最多在限制20%的自持有,反倒能够稳定一二线城市房价,保持一二线市场的紧供应状态,在市场需求量向下时维持供求平稳。而目前集体用地、小产权房也逐步向全持有放开,比如通过验收等可以做全持有。
整个市场变为两块,一块是可销售、一块是持有,小产权房与集体用地的量是很大的。北上广深一直在控制人口、房价,未来来看,特别是的试点城市,对于开发商来说,如果房地产失去投资属性,土地、售价都被锁定,则会不会有开发商提供房子?如果真是,小企业将会退出,大企业以低收益率运营全持有房产。整个房地产回归到住宅属性,房价真的是不必过于乐观,从人类历史上看,房价上涨比较快,但如果再等10年20年,全持有会不会成为主流?为啥长沙涨的比较慢,因为2011年2012年有部分企业分房。同样地,如果商品房外面还有租赁市场,那么市场结构又会有什么变化?另外一点,中国的房地产一定要关注土地,房地产包括了实体与虚拟,建筑是实,可以拉动产业,那么投资属性偏虚,这个全持有打破了土地的价值结构,我认为,开发商不用研究是否去做全持有,等研究结果出来了就已为时已晚,目前很多的国企在做,其实这是一个机会和趋势。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