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桥梁(002659,SZ)拟打包出售桥梁钢结构业务背后,不可忽略的是其“保壳”需求。此前《每日经济新闻》曾报道称,中泰桥梁的原主业资产下沉主体江苏新中泰桥梁钢构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中泰公司)于2017年9月8日起在北交所公开挂牌转让,底价确定为6.39亿元。
一方面,中泰桥梁上半年已亏损逾2500万元,且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合计将达4505.67万元,而此前的2016年,中泰桥梁已亏损9604.54万元。如果2017年度继续亏损,中泰桥梁则面临“披星戴帽”、再融资受限的风险。
另一方面,资深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国际学校的投资回收周期较长,前期投入较大,保持稳定收益需要数年。以朝阳凯文学校为例,从开学到招生满员需要长达七年的时间。
国际学校投资回报周期长
2015年9月,中泰桥梁以自有资金2.9亿元增资八大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大处)子公司北京文凯兴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凯兴),取得文凯兴56.25%的股权。同年10月,宣布增发股票募资不超过17.5亿元,大部分用于投资文凯兴建设国际学校项目。
这一项目名为朝阳凯文国际学校。上述增发预案显示,朝阳凯文国际学校计划招生规模4100人,预计于2016年底开始招生工作,2017年9月正式开学。这不是唯一一所“凯文”系的国际学校,公告显示,在朝阳凯文国际学校之前,位于海淀区的另一所凯文国际学校2016年9月份已经开学。
2016年发布的债券信用评级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朝阳凯文国际学校已投资5.20亿元,当时尚需投入9.61亿元,这意味着仅一所国际学校合计投入就超过14亿元。
重资产投入和行业特殊性让K12国际教育资产证券化并不容易。今年初参与北京市新府学外国语学校A轮融资的拼图资本,其创始人王磊认为,就长线投资来说,入局国际教育是明智之举,虽然投资回报周期长,但相应的投资收益期也非常长。
从国际教育资产目前的盈利能力看,中泰桥梁目前两个国际学校资产的盈利还尚需时日。中泰桥梁此前公告披露,朝阳凯文国际学校要招满学生,需要7个学年。文凯兴在开始办学的前四年,文凯兴只能分别按30%、70%、80%和90%的比例计收租金和管理服务费。情况按照预期发展下,直到2021~2022年,国际学校才需要向文凯兴支付每年合计约6亿元的租金、物业管理费和其他专项服务费等。
不论是朝阳还是海淀凯文国际学校,目前都尚未成为盈利的国际教育资产。财务数据显示,凯文智信2016年前三季度亏损约1530万元,2017年上半年又亏损超千万。
国际教育业务仍需较大投入
通过两年收购,中泰桥梁获得了两所国际学校的运营主体,并由此成为首家K12国际教育上市公司。如果中泰桥梁欲再度加码类似资产,借助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是其重要砝码。对于连续1年半处于亏损状态的中泰桥梁防止“披星戴帽”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2017年半年报显示,中泰桥梁重要在建工程“清华凯文国际学校”预算数为18.03亿元,目前完成约14亿元的投入,离预算尚差4亿元,工程进度接近八成。而即使完全建成,在生源开拓期间也有后续投入的需求。
中泰桥梁现金流量表显示,其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和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都在4亿元左右,基本持平。相比之下,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仅为1700万元左右。自2015年开始转型国际教育之后,经营性现金流规模从亿元级别跌入千万元级别,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流动比率自2015年以后也逐渐下跌,上半年为0.8。
在筹资和投资需求仍然不减的情况下,若因两年连续业绩亏损而“披星戴帽”、再融资能力受限,这显然是中泰桥梁不愿看到的。中泰桥梁挂牌出售原主业资产的目的,其称正是为了“利用股权转让取得的资金,为公司在高端教育产业的转型提供支持,从而集中资源发展国际教育业务。”
此外,几乎在中泰桥梁不断加码国际教育的同期,《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于2016年11月7日正式出台并引发广泛关注。该法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立营利性民办学校”,“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不得取得办学收益,学校的办学结余全部用于办学”等,2017年9月,修正案正式实施。
对于法规修订及各省市实施细则落地带来的改变,中泰桥梁董事长徐广宇曾回应投资者称,“无需过于担心”,“不应将区域性规定扩大化”。徐广宇在年初的一次投资者交流会上曾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他认为北京实施细则在尺度上应该松于上海,而通过板块分割和提供服务等方式,上市公司可以在民办学校“非营利”情况下获得合理盈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北京市教委方面了解到,北京地区实施细则或将在10月以后出台。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