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银行更需要加‘厚棉袄’抵御‘寒冬’。”在近日的采访中,一位银行业分析师这样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所谓“棉袄”,指的是银行的资本金。增强资本实力,既是银行业抵御风险的需要,又是其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前提和条件。
今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和疫情冲击之下,银行“贫血”问题日益凸显。据《金融时报》记者观察,与去年银行A股IPO的丰收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截至目前,年内尚无一家银行登陆A股。
“银行IPO体量较大,容易对资本市场造成冲击,疫情之下,资本市场保持稳定的需求更加突出。尽管有10多家银行在排队,但银行IPO相对停滞。”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IPO是银行补充资本的重要方式,应尽快恢复银行IPO常态化。
银行A股IPO年内暂缓
2019年,在监管层鼓励银行补充资本金的政策环境下,银行A股IPO提速明显,全年共有八家银行登陆A股市场,分别为邮储银行、浙商银行、渝农商行、苏州银行、青农银行、西安银行、青岛银行和紫金银行,与2016年并列成为银行IPO数量最高的年份。
然而进入2020年之后,银行A股IPO却按下了“暂停键”,将近半年时间未有一家银行实现A股IPO上市。
根据证监会披露信息,当前有17家银行处于排队状态,分别为湖州银行、兰州银行、大丰农商行、重庆银行、昆山农商行、上海农商行、马鞍山农商行、东莞银行、广州农商行、南海农商行、顺德农商行、齐鲁银行、瑞丰银行、厦门银行、厦门农商行、药都农商行、海安农商行等。
银行A股IPO缘何“踩刹车”?董希淼分析称,一方面是稳定资本市场的需要,去年下半年以来,A股市场波动加大,目前上证指数仍在3000点之下,而银行IPO体量较大,容易对资本市场造成冲击;另一方面是疫情之下,IPO审核等相关工作受到一定影响。
“目前上市银行的市净率较低,且未来有可能持续下行,疫情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资本市场对于银行今年利润增长持谨慎态度。此外,今年将有十多只银行股票解禁,这对资本市场来说压力也很大。”苏宁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孙扬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兴业研究高级分析师郭益忻认为,2020年银行IPO推进速度偏慢,主要是今年以来银行股估值不断走低,同时受疫情影响,银行资产质量产生不确定性。这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者参与银行IPO的意愿,也延缓了银行核心资本的募集。
永续债迎来发行潮
无论是从服务实体经济还是从扩展自身业务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对多渠道补充资本的需求都在不断增长。
通常来说,银行补充资本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内源性方式补充资本,比如依靠自身盈利;另一种是通过外源性方式补充资本,比如IPO、可转债、定增、永续债、优先股、二级资本债等。
当前受到经济下行和利差收窄的影响,银行利润增速减缓,通过利润留存等内源性方式补充资本困难较大,与此同时,银行IPO又迟迟未有新进展,在此背景下,银行发行永续债、二级资本债来增强资本实力。
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国内商业银行已发行10只永续债,发行总额达2740亿元,目前还有数家银行的永续债发行工作在有序推进。值得关注的是,近期网商银行发行不超过50亿元的永续债申请获批,这意味着民营银行发行永续债破冰。
在二级资本债券方面,今年已有11家银行成功发行二级资本债券,合计发行规模达957.3亿元。除此之外,有10家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券计划已获监管部门批准,最高合计发行规模将达688亿元。
郭益忻表示,银行补充资本是多层次、全方位的。IPO、定增、可转债均能补充银行最稀缺的核心一级资本;永续债有助于补充其他一级资本;二级资本债有助于补充二级资本。核心资本层级高,但往往耗时较长,补充难度大。在利率相对处于较低水平时,及时推进包括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在内的资本债发行,有助于补充其他两个层级的资本。
“一方面,存款互联网化、利率市场化等趋势导致存贷利差持续走低;另一方面,疫情防控期间不良贷款率升高,银行自有的补充资本能力被削弱,但是银行还需要准备资金加大对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当前经济形势下,银行内源的资本债务融资审批比股权审批效率更高,且在疫情之下市场资金利率持续下行,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工具可以帮银行锁定一笔低成本的负债,有利于优化负债结构,为业务发展提供充足‘弹药’。”孙扬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机制需完善
受访专家认为,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渠道正在逐步丰富,但仍存在准入门槛较高、投资端需求不足等问题,目前急需完善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长效机制,加快多层次补充资本机制建设进程。
去年以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及有关部门曾多次表态要大力支持尤其是重点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推动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和完善治理,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
“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结合内外部两方面来看。内部方面,即商业银行本身,需要其建立起有效的资本管理机制,权衡好风险和收益,优化资本使用方式,同时提升经营和管理效能,保证外部资本补充渠道的及时、通畅。外部方面,则需要建立丰富且通畅的资本补充渠道。”东方金诚首席金融分析师徐承远表示。
董希淼建议:“一是深化中小银行治理机制改革,应用金融科技提高自主风险管理能力;二是拓宽补充渠道,充分利用好永续债补充资本;三是鼓励增资扩股,增强资本实力。”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银保监会日前修订发布了《关于保险资金投资银行资本补充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放开原规定对发行人规模等条件限制,赋予保险公司更多投资自主权。
对此,董希淼表示,以前,保险资金可投资范围仅限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及少量城商行;此次银保监会取消了发行人总资产不低于一万亿元、取消可投债券的外部信用等级要求、取消要求保险机构按照发行人对资本补充债权权益工具或债务工具的分类,将更多的自主权交到保险机构手中,有利于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和风险化解。应该加快推进这一领域的放开,盘活银行业和保险业内部资源,引入更多的资金进入中小银行的资本债发行市场,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