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孙洛平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美之间达成交易,允许美国的信用评级机构进入中国。与所有其他的交易相比,唯有信用评级机构准入的影响最大,因为它涉及国家经济安全。
美国的信用评级机构获准进入中国,对美国来说来得正是时候。中国正试图发展直接融资,以摆脱企业对银行信贷(间接融资)的过度依赖,从而可以减小由银行引发的金融系统性风险。
直接融资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企业债券。老百姓当然无法了解企业的信用,没有信用评级机构企业债券是发行不出来的,信用评级机构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企业信用评级的。
如果外国的信用评级机构占据了中国的市场,那么企业发行债券都要经过外国的信用评级机构,就相当于从中国经济体中获得一个大的抽样。中国企业总体的经营状况和弱点尽为外国所知,中国还有什么经济机密可言。
当有若干家评级机构时,每一家机构的企业样本数量较小,未必能够把握中国的经济运行状态。可以相信,美国的信用评级机构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很容易做到数据共享,掌握中国的经济走向就没有什么困难了。
国内不是也有信用评级机构吗,我们的担心是否多余?国内信用评级机构的声望与美国的标普、莫迪、惠誉国际等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如何竞争?
还有一个原因让国内的信用评级机构难以与美国的竞争,那就是信用评级是可能被收买的。如果企业的信用评级提高一个等级,发行企业债券可以节约若干利息成本,那么相信企业有激励拿出其中的一部分收买评级机构。
看来收买美国的评级机构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的评级机构立刻就处于下风了。至少中国的评级机构难以抵抗政府的干预,取信于民就难了。
要是被外国获取中国的经济信息还不重要,那么更重要的是评级机构能够推动一国经济的系统性风险。尤其是当国际著名的评级机构同步行动时,往往能够动摇人们的信心,由此引发经济和金融危机。
信用评级机构为什么能够推动一国经济的系统性风险,根本的原因在于经济和金融系统自身具有不稳定性。欧债危机期间的希腊就是一个很好的金融风险的例子。
当希腊政府的国债偿付出现困难时,评级机构一致性降低希腊政府的信用评级,这会抬高希腊政府发行新债券的成本,更进一步加深希腊国债偿付的难度,这又反过来推动信用降级。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类似的情况可以推广到一国的经济。如果一国的企业以债券融资为主,那么当该国的企业出现较大面积的经营困难时,信用评级机构对企业的评级普遍降级,会抬高企业发行新债券的融资成本,导致企业的经营陷入进一步的困难。
一旦中美两国之间敌意增加,就像美国上一届政府那样,为了美国的利益,进入中国的美国的信用评级机构采取同步行动是完全可能的。再说,谁能保证美国下一届政府对中国的态度不会转变呢?
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能否另辟蹊径,撇开现有的借助于评级机构发行企业债券的模式,大幅降低美国信用评级机构进入的影响?这是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