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趋稳的经济走势中宜求稳
国家统计局5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制造业PMI)为51.2%,与上月持平;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5%,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
4月的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分别较上月下跌0.6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这在当时引发了人们对经济可能下调的担忧。随后发布的4月投资、消费、工业等方面的数据也的确显示,经济运行出现了趋缓的迹象,例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5%,比3月份放缓1.1个百分点。
但5月PMI则显示,我们仍然可以对经济形势抱有较大信心。PMI在较大幅度下跌之后持平或小幅回升,显示经济运行趋稳的走势越来越明显,我们既不能指望经济增长率会出现跃升,也无须担忧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
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长率连续走高,可能会使人们产生一些想法:如果措施得当,激发经济运行中的因素(例如消费、某些行业,甚至通胀),就能使经济增长加速。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面对经济出现下行的迹象,就会将原因归结于宏观经济政策,要求出台更多刺激措施,至少要放松一些政策。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放缓是必然趋势,不是靠刺激措施就能使增长加速的。今年一季度GDP增长率走高,部分原因是受到了一些短期因素的推动。短期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价格上涨,二是基建投资加速。
2月PPI同比涨幅达到7.8%的峰值,3月仍然为7.6%。这使企业利润大幅增长,进而刺激了生产和投资。PPI同比涨幅持续上行的原因主要是国际大宗商品涨价和国内去产能。目前,这两方面推动价格上涨的力量已经减弱。4月PPI出现了环比下降,同比涨幅下落至6.4%。PMI分项指标显示,出厂价格指数自去年7月以来连续处于扩张区间,今年4月和5月则跌落到收缩区间,分别为48.7%和47.6%。这组数据显示,5月PPI仍然可能是环比下降、同比涨幅回落。
今年1-2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7.3%,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9.9个百分点;一季度增速有所回落,但仍然高达23.5%。这是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去年全年较大幅度上升的重要原因。这一方面是因为财政支出的增长加速了,另一方面是PPP模式更加成熟。但是,财政总是需要量入为出的,4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率下降到了3.8%;而PPP模式的发展会进入稳定期,爆发式的增长不可持续。受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加大的推动,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在4月达到61.6%,但5月回落1.2个百分点至60.4%。当然,还不能据此判断基建投资增长会减速。
4月经济运行放缓是短期因素作用减弱的反映。正像短期因素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一样,短期因素减弱对经济增长的拖累也是有限的。剔除短期因素的影响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观察经济的潜在增速。5月PMI企稳预示着,二季度GDP增长率或会比6.9%低,但会稳定在6.5%的上方。经济运行趋稳的走势更加确定。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