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记者 陆敏)银信合作正逐渐降温。据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公开数据,截至2018年1月末,事务管理类信托资产为15.45万亿元,较年初减少1959亿元,环比下降1.25%。其中,银信通道业务实收信托8.39万亿元,较年初减少1137亿元,环比下降1.34%。自2017年末《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55号文)发布以来,信托业以往高歌猛进的增长态势已然不再。
在“牌照”为王的时代,信托曾是理财市场的高收益产品。但是,随着通道类业务收紧,房地产信托等在严监管之下难以开展,证券结构化信托由于杠杆受限,业务量缩水,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业务也受到地方政府融资规范的限制,投资者未来还能选择信托公司的什么业务?
2017年11月份,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治理金融机构多层嵌套、久期错配、表内外风险传染等问题,银行不能有保本理财产品,要求银行理财产品由预期收益型向净值型转化、打破刚兑。
业内人士表示,这在短期内或导致银行理财规模萎缩和银行表内存款增加,同时银行理财产品回表又会对非银金融机构的产品结构和运作模式带来重要影响。根据征求意见稿,公募性质的银行理财资金无法投资于私募性质的传统信托资管产品,将使信托作为银行的一个重要通道被关闭。同时,打破刚兑也会对信托机构的客户资金来源带来冲击,传统来源于零售端的信托保本产品将失去发展空间。
在“卖者尽责,买者自负”这一打破刚性兑付要求之下,龙头信托公司并不过分担忧,反而将这一变化看作新机遇。在今年1月底召开的中信信托2018年工作会上,该公司主要负责人表示,将积极适应政策监管,拓展展业思路,在深耕信托公司传统业务、继续保持优势的同时,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沿产业链深度挖掘现有优质客户,同时把握权益投资机遇。
但是,原先依赖通道业务的中小信托公司则感受到了阵阵寒意,纷纷向主动管理转型。目前,不少信托公司正在积极建立财富中心,发力直销业务。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以来新时代信托、爱建信托、民生信托等公司均在为公司财富中心招兵买马。
从最新的市场数据来看,最新公布的2月份信托产品成立数量与募资规模环比均出现超过30%的下降。52家信托公司共成立693款集合信托产品,环比减少437款,降幅为38.67%,共募集资金722.34亿元,环比减少360.87亿元,降幅为33.31%。
另外,2月份投资于各个领域的信托产品收益率总体略有上升。“近期产品收益率上升主要受资金面紧张影响。”普益标准研究员陈新春表示,在强监管和行业转型发展的形势下,信托产品收益率持续上升不可持续。
在投资选择上,业内人士建议,除了传统的房地产信托和证券投资信托,投资者未来可更多关注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信息产业等领域的信托产品。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