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基金 > 正文

赵成:未来十年医保基金压力巨大,当年基金盈余或为负

[2018-11-24 19:04] 来源:搜狐 编辑:苏婉蓉  阅读量:8132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中新经纬客户端11月23日电题:《赵成:未来十年医保基金压力巨大,当年基金盈余或为负》数据显示,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或超4个亿,老龄化率超30%,均为世界第一。而上海实证数据表明老龄人占用50%以上医疗资源,预计2030年将占据80%,上......

中新经纬客户端11月23日电 题:《赵成:未来十年医保基金压力巨大,当年基金盈余或为负》

数据显示,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或超4个亿,老龄化率超30%,均为世界第一。而上海实证数据表明老龄人占用50%以上医疗资源,预计2030年将占据80%,上海的趋势代表中国未来30年整体趋势。中国基础医疗保险基金在目前约占40%,近年虽有结余,但从未来30年角度看,我们的模型显示2027年后当年基金将出现透支,财政压力巨大。

中国医疗体系主要分为医药、医疗、医保等三个板块,即三医联动的主体。财政部及其所属分支机构提供医院建设的专项资金、医院日常支出和划拨医保基金。中国总体卫生支出一直处于较高增长态势,2017年总体费用达到了5.15万亿元规模,增速为11.34%,高于同期6.9%的GDP增速,如按此增速发展未来财政负担较重。

解析中国医疗体制

中国医疗体制目前存在三个核心问题:

第一,老龄化率迅速提升推动医疗费用持续增长。最主要推动力为老龄化率在未来10年会上升到一倍,意味着中国绝对的老龄人口增加1.5亿以上,另外叠加病患对医院的依赖心理不断增强和平均医疗费用的自然增长,三个因素推动中国医疗需求长期处于增长态势。

第二,医疗资源的总供给能力平稳增长。医院数量、执业医师数量、病床数量形成医疗供给能力,通过门诊、急诊、住院、远程诊疗、日常护理等多种具体组合形式对接中国13.9亿的庞大人口基数。目前中国医院数量、各类服务机构、医生数量增速相对平稳,但区域分布和各类医院机构使用效率极不平衡,中西部地区资源较少、公立医院尤其三甲医院承担大部分的诊疗和住院业务是现实情况,因此未来中国医疗体系将长期处于质量、效率、区域和机构优化阶段。

第三,医保基金代表的支付能力增速将放缓。医保基金主要组成部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其征收比例是把双刃剑,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中国已告别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在未来经济增速换挡时期,企业的实际增速会下一个台阶,企业自身的经营稳定性有待考验,该因素会从根本上影响到医保基金的增长速度。

老龄化加剧财政压力

中国老龄化问题将变得越来越严重。中国市长协会在2016 年发布的《中国城市发 展报告(2015)》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3亿人,占总人口的34.1%,即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老龄化率超过35%。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30年中国老龄化率将提升至20%以上的水平,达到2017年上海的老龄化率水平,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在2030年大概率出现老龄人占据医疗资源超过60%的情形,2050年接近70%。

中国卫生支出绝对额2017年已经超过5万亿元,占中国GDP比重超过6%,且其增速连续20年超过10%,2008年增速达到顶峰26%后增速趋缓,但一直高于GDP增速。 中国卫生支出总体由个人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政府卫生支出三部分构成,其中个人卫生支出占比由高峰时期的65%迅速下降到2017年的30%以下,同时社会卫生支出迅速提升到2017年的接近40%,说明中国政府和社会机构在现在及 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将充当卫生支出的主力军。中国卫生支出在多种因素推动下将保持刚性增长。

中国医保基金在医疗体系支付比重已占40%以上,是最为重要的力量。根据人社部统计数据,中国城镇医疗保险基金结余金额在持续扩大,年增速近8年来稳定在20-30%区间,2017年累计节约超过 14000 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结余不稳定,呈现微幅结余。总体上看,在目前这个时间点和未来3-5年医疗保障基金支出压力不大,每年均有部分结余,但如果放到10年以上的角度,情况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未来10年有可能出现当年基金盈余为负的情况,之后累计盈余开始下降。我们在保持基金增速不变的情况下,未来基金支出的增速将是影响何时出现当年基金亏空的关键变量。虽然中国医保基金收入2017年超过35%,但这种增长态势不是常态,未来10年角度看,城镇医保基金缴纳系数下调、未来企业增速下滑导致的员工平均工资稳定或下滑风险,都使得中国整体医保基金不具备高速增长的基础,但我们判断由于商业保险的加入,未来长期增速仍高于GDP增速。根据我们模型预测,未来10年卫生支出总费用维持在8%的复合增速,2030年整体支出接近15万亿元,其中政府卫生支出达到4.6万亿元,其余个人和医保基金支付占10万亿元左右,较现有规模增长200%,累计医保基金结余在2026年达到顶峰7.76万亿元进入衰减通道,可见中国医疗费用支出会给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

难题何解?

如何减轻中国现行医疗体制对财政产生的巨大负担,并提升医疗效率是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综合中美日在医疗器械技术、医药技术、人均高端设备保有量、分级诊疗制度、医护比、保险制度和信息技术等8个方面指标的对比,中国与美国和日本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中国在保险覆盖水平和医院强势程度接近或领先美日,其余指标均为美日20%附近的水平,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解决中国医疗问题的方向。其中医疗器械和医药技术影响到医疗的安全和综合成本;人均诊疗设备拥有量和医护比关系到分级诊疗完全实施;保险制度关系到是否全覆盖和对医保控费的力度;信息技术关系诊断、支付、医保结算等全环节效率,对医保控费形成强有力的支持。

以中国公立医院为例与日本比较发现,中国公立医院住院费占比高出日本28个百分点,说明日本大量的费用产生在诊疗阶段,不提倡住院。中国住院依赖心理非常重,且趋势是上升的,实行严格的分级诊疗制度将使得基层卫生组织承担大部分的诊疗任务,而公立医院则从事重大疾病治疗。

我们A股282家医药类上市公司2017年研发投入合计为333亿元,研发投入占比为2.76%,全球医药和医疗器械公司TOP10公司研发投入超1000亿美元,是我们20倍体量。在中国现有17万个药品批文中,其中90%是仿制药批文,制药企业全部以仿制药为主,可见中国在创新药物上的整体薄弱,如不加速突破,中国在创 新药和特种疾病上的用药将长期依赖进口,推升总体费用。

医药科技的进步最终会带来整体医疗费用的下降,我们假设到2030年总体医疗费用支出10万亿元,假设药占比和检查比均为25%,则中国药品规模和检查规模均有大幅度增长,尤其检查费用同比增长近600%。 目前中国药品和医疗器械总体对外依存度分别为20%和30%,当然在部分高端医疗器械和创新药上则可能完全依赖进口,如果该部分产品在2030年能完全自产,我们判断总体节省费用约5890亿元,则对整个医疗费用下降贡献5.89%。

中国已经建立比较全面的医疗保障体系,目前基础医保在医疗支付中的占比越来越高,最近10年时间其在医疗体系中的收入占比提升17个百分点,个人支付占比则下降31.7个百分点。 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综合国外发达国家基础医保占比,我们倾向于判断未来10-20年时间中国基础医保占比会到60-70%,处于美国和欧日等发达国家的中间水平。因此基础医保在医疗体系中的重要性将逐步提升。(中新经纬APP)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