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百年老宅受富人追捧,开出天价

[2016-02-19 11:29]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admin  阅读量:16884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老房子的第二次生命之典雅变身■策划统筹:何姗■采写:新快报记者何姗邢晓雯废弃民国红砖别墅、青砖屋被修缮、改建,活化利用,变身为艺术廊、工作室、会所、咖啡厅近年来价...
导读:在我们背负着沉重压力购买城区里的新房时,富豪们却看上了流传百年的老房子。这些房子虽然历经百年,但是修葺过后还是富丽堂皇,难怪富豪们会喜欢。

 图 客厅中间是一张古色古香的红门圆桌,配上酸枝嵌云石板玫瑰。

  老房子的第二次生命之典雅变身

  废弃民国红砖别墅、青砖屋被修缮、改建,活化利用,变身为艺术廊、工作室、会所、咖啡厅

  近年来价格翻了三四倍,供不应求

  深读指引

  百年红砖洋房、别墅、青砖屋近年来成为富人、设计师、文化人的新宠,这些曾经空置、废弃、不对外的“烂屋”经修缮、改建后变身为艺术廊、工作室、会所、咖啡厅……向公众展示其厚重的历史感与独特的文化韵味,也激活了历史文化名城广州独特的文化特色与个性。文物与历史建筑不仅是城市的文化遗产与集体记忆,而且是可利用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具有景观价值,可提升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特色,而且具有使用价值,可激发城市活力与发展潜力,让现代人在古典的氛围中演绎现代生活,而不是使文物、历史建筑成为一座静止的“城市博物馆”。

  在广州市的历史文化保护区新河浦,有一栋名列东山五大名园之一的民国红砖别墅——逵园,虽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过去却因是私宅从不对外开放,也由于业主在国外而长期空置,住在附近的邻居与慕名而来的人只能在门外一睹其风采。但是,今年以来,这栋老房子却挂起了“逵园艺术馆”的招牌,开门迎客,轮番举办各种画展、摄影展、艺术讲座,美国、意大利、法国领事馆的领事们、外企员工、本地人,甚至专门从美国回来的老邻居、珠三角的文物爱好者都被它独特的魅力所陶醉。前些日子,这里还举办了一个由它与法领馆合办的教堂主题的摄影展“筑/迹”。

  在逵园附近,分布着不少近百年的红砖洋房,这里曾是民国时期达官贵人云集的“现代住宅区”,但早些年这些红砖洋房已逐渐破败、杂草丛生,有些甚至荒废、坍塌。可是,近年来,这些老房子悄然发生着变化,它们被修缮、改建,门前陆续挂起各式招牌:咖啡馆、酒吧、艺术廊、工作室……还有些高级私人会所。

  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新河浦,近年来,在老房子集中的历史文化街区如华侨新村、西关等地,不断有近百年的红砖洋房、别墅、青砖屋被修缮、改造,活化利用,焕发出生机与魅力。更有人组建“老屋团购团”四处搜房,这些破烂老屋变成富人、设计师、文化人的新宠,也因其历史厚重感与富于艺术感的设计而成为品位与身份的象征,供不应求。
[!--empirenews.page--]

  每平方米价三四万元到九万元

  “近四五年,新河浦的小洋房在地产市场上价格翻了至少三四倍,达每平方米三四万元,但还是严重供不应求。过去人们在新河浦买老房子都是自己住,现在除了自住外,还有不少拿来做办公室、酒吧或者画廊。买得起别墅的人也大多愿意花重本把房子重新修建。”

  中原地产越秀区区域营业副总监谢镜荣告诉新快报记者,目前广州历史建筑交易有三大地块最热门,分别是新河浦-龟岗一带、华侨新村和北京路往西至人民桥南段。其中华侨新村老房子需求最紧俏,每平方米均价去到五六万元。尽管价格昂贵,但一有房源空出来,不到几天就会被买走。

  一位建筑师说,现在华侨新村的房子所代表的身份象征已经高于珠江新城的一线望江房子。因为珠江新城的房子可以建得很高,你有一套不算什么,但华侨新村的都是单栋别墅,有一定的稀缺性。你能对人说“我在华侨新村有一套房子”,就好比说“我在香港有一套半山豪宅”,或者“我在二沙岛有一栋别墅”。中原地产最近在华侨新村交易的一套300平方米带花园的房子,因为建筑质量比较好,都卖到将近2800万元。

  谢镜荣介绍说,北京路周边的老房子大多是骑楼下的商铺,虽然外观比不上新河浦和华侨新村的红砖别墅,位居商业旺地,所以价格也要去到每平方米三四万元。

  目前广州的历史建筑交易市场已经形成一帮特定群体买家,以老广州、珠三角企业家为主体。因为这批人对广州历史文化有一定的情结,也比较有文化,愿意投入去改造这些老房子,有投资客甚至在新河浦买下10多套红砖房。

  逵园

  荒废多年,东山五大名园之一

  原状修复变身艺术馆

  在荒废多年后,东山洋房五大名园之一——新河浦恤孤院路9号的逵园在今年年初以艺术馆的面貌对外开放。

  逵园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由旅美华侨所建,三层的中西合璧的红砖洋楼顶楼的拱门上醒目地标志着建造的年份“1922”。去年年底,几名热爱艺术、满怀理想的年轻人租下这座闲置几年的老别墅,并将其修复、改建成一个艺术馆。

  现在这栋老别墅外表面还是当年的红砖,没有任何粉饰与改变,窗框保留原来的朱红色。展厅按洋房原有的房间格局分成六个部分,房门已被拆去,没有任何修饰的白墙上挂满画作,房间内装有很多白色射灯,但电线都没有埋入墙壁中,而是明线走在天花板和墙壁上。

  沿着木扶手楼梯上二楼,一阵浓郁的咖啡香扑面而来,这是一个咖啡厅。相比起一楼的雪白明亮,二楼的墙壁被刷成棕黄色,坐在二楼的阳台,品着咖啡,可以欣赏绿树掩映下的红砖老别墅。三楼是一个小型会客厅,不时有艺术讲座沙龙在此举办。

  逵园的艺术总监黄轶群是一个80后海归:“我们都很喜欢老建筑,所以特意租下这里,希望作为推广大众艺术的平台,让更多人有机会更好地感受艺术,发现身边的美。目前平均每个月都有一场展览。”

  说起修缮的过程,他显得相当专业:“在租下前,这里不知道荒废多久了。因为逵园是文物,按照文物法规定和文物部门的指引,外观结构和颜色不能更改;内部结构不能改动;所有电线插头需走明线;空调主机尽量不要安置在楼体正面。”

  为了尽量按照原状修复,他们花了很多工夫找历史图片,还经常请教岭南建筑专家汤国华教授。现在房子里的木地板、阶砖、木扶手都是原来的。汤国华叮嘱他们:“旧建筑改造要遵循一个‘可逆’原则。你们为了展览需要把门暂时卸下来可以,但要记得保管好,以后还可以装回去。”黄轶群说:“我们改造时拆下来的门都还存在仓库里,以后要是不做展厅了,还可以把门装回去。”

  汤国华教授点评道:“文物活化利用为其他功能是一种新兴事物,我们应该扶持,而且他们有保护的意识是值得肯定的。可能有个别不足,都可以请专家一起探讨。后人是应该让前人的,改造时应尽量保持文物原状。”

  逢源路159、161号

 

  6年前不到千万现在出价上亿不肯卖

 

  陈济棠三姨太的西关红楼成设计公司工作室

  在荔湾区逢源路159、161号,在四五栋三十层的现代高楼的紧密包围中,两栋三层高的红砖绿顶洋楼,像是刚从另一个时代“穿越”过来。这两栋已成为区文物保护单位的漂亮的洋楼,竟然险遭拆除。

  现在这里是广州市思哲设计有限公司的办公室,总经理罗远翔回想起12年前,他们帮荔湾区武装部改造这两栋楼时,环境糟透了:“里面住满了穷人,内部隔出好多个厨房卫生间。墙的批荡大块掉落,露出里面的砖,窗框和楼梯扶手全烂了,地砖一敲是空心的,地基下陷了将近一米。”
[!--empirenews.page--]

  为了加固地基,他们把地砖都撬起来,往里面灌混凝土。应武装部要求,他们换掉了以前的榉木门窗,而改用明亮的现代塑料门窗,地板也由深红色六角形花阶砖换成了米黄色抛光砖。

  2006年,政府拍卖这两栋房子,思哲公司被高价难倒了,但最后又从业主手中租了下来,“当时很多人开的价比我们都高,有想做中医馆、有想做私房菜、茶楼的,但业主很很珍惜这栋屋,逢人就提,我有一栋‘西关红楼’,考虑到做中医馆的,肯定要很多小诊房,屋子可能被间隔成一个个小间,以后要恢复都难。做饮食的,又要挖化粪池,又会有很多油烟,影响房子寿命。他说这么有品味的楼交给你们做设计的我就放心。”

  一租就租了10年,1700平方米的楼平均每年100万元租金。

  租下后,罗又把地砖换回接近原貌的深色地砖,门窗也换上了深棕色的木材。为了修复以前传统的“天花线”装饰,他甚至特意去开平找了一位老师傅,用水泥浆手工慢慢“批”出来的。因为他觉得“现在一般的建筑工人都不懂得这种手工了。”

  现在的两栋红砖楼外部门窗都没变,但为满足办公大空间的需要,把很多房间的墙壁打出洞,换成通透的玻璃,每层还加了厕所。两栋楼的二楼和三楼之间分别架起两道空中走廊相连,罗远翔说:“这是作为办公室改造必需要的,为了适应现代的消防需求。”

  在罗远翔将两栋老洋房改造成称心如意的办公室后,却收到一个坏消息:这两栋楼及周边地块已被某地产公司买下,在规划中,是要被拆除建公共绿地的。

  通过查考这两栋老洋房的历史,发现原来这竟是陈济棠三姨太的住宅。他们马上将其申报为文物。希望永久保留下来。后来这两栋老房子被列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而逃过一劫。

  “如果从实用性来看,租下两栋老房子用来现代办公,并不合适。而且我们还花了100万用来改造。但做设计的会在办公场地的设计中表达公司的品位、个人喜好,有品位的人才能租得起这样的地方,这对设计公司的形象提升很重要。我们经常带客户来参观,他们看了后就对我们的设计品味很放心了。”罗远翔非常自豪地说。

  这两栋洋楼2006年拍卖时不到1000万元,现在有人用1亿元来买,业主都不肯卖。罗远翔说:“现在这样的老房子越来越受青睐。”

  在这样有历史感的地方办公,思哲的员工也风雅起来。几乎每个办公室内都种了盆栽,有的还养了鱼,墙上挂着传统书画,甚至在夏天办公室不开空调,任凭天花板上一个古式大转扇缓缓地送风。
[!--empirenews.page--]

  新河浦保安前街8号

 

  废弃老洋房成危楼

 

  “旧瓶装新酒”变身高级私人会所

  新河浦保安前街8号是一座隐藏在白色围墙后的红砖别墅,门口非常低调地开在房子侧面,但这家别墅在设计界已经小有名气,还接待过包括领事馆领事在内的贵宾。2006年,这栋当时已风烛残年的老屋被满堂红地产集团以200万元买下作为私人会所,并斥资400万元进行了修缮改建。

  这是20世纪30年代一位法国华侨的私宅,据称当年是请了一位法国设计师来设计。六角形的门厅、窄长的窗户和砖拱砌筑的门廊,都依稀带有西式建筑的影子,而坡瓦屋顶和绿色琉璃砖则沿袭了传统岭南建筑的元素。

  这栋总面积只有150平方米的三层小洋房,分别被设计成三种不同的风格。一楼是广东风格,只有一个约二十平方米的会客厅,会客厅六个面都是窄长的黑漆百叶窗。客厅的地板是红绿相间纹样的地砖,是特意定做的仿古花阶砖,屋内摆满了设计师从广东各地收藏的古董家具。客厅中间是一张古色古香的红门圆桌,配上酸枝嵌云石板玫瑰。

  二楼是法国情怀,四面全是镜子,像凡尔赛宫的镜厅。设计师叶敏说这是为了表示对有法国背景的前业主的尊重。16人的长餐台被命名为“榕树林”,造型构思来源于广东最常见的细叶榕。而特制的餐椅造型酷似大排档胶椅,却被漆上黑色铺上皮毛坐垫,设计者称,这是暗喻经济飞速发展造就“速成贵族”。

  三楼是清爽的东南亚风格,明黄色的墙壁,配上来自西贡本地的铸铝艺术餐椅,两扇金色雕花的铁门通向一个栽满植物的天台,显得色彩明亮斑斓。

  这栋老洋房是满堂红地产用于招待尊贵客人的地方,告诉记者:“我们老板喜欢老房子的独特文化韵味,选择这里招待客人,显出主人很不俗的品位。”

  负责这栋建筑修缮改造的设计师叶敏说:“当时设计与修缮就花了一年时间。原来是砖木结构,接手时已是危楼,木头都生了白蚁。我们要将红砖里的木头换成混凝土,内部全部改过,但红砖的立面保持原状。整个新河浦估计没有人像我们这样做的,等于花200万元只买了层红砖皮。当时红砖已经风化得厉害,业主还咨询过开发上海新天地的人,用一种进口的油进行了处理。”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