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艺术品再掀热潮,香港藏家崛起

[2016-02-19 11:24]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admin  阅读量:6447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收藏。在中国国情稳定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投身艺术品市场,一则是修身养性一则是投资升值。而一向以亚洲拍卖中心自傲的香港,也催生了许多本地买家。...

  导读: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收藏。在中国国情稳定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投身艺术品市场,一则是修身养性一则是投资升值。而一向以亚洲拍卖中心自傲的香港,也催生了许多本地买家。

  今年3月开幕的香港巴塞尔艺博会,其超过6万观众的人流量与业内流传的销售业绩引发各地媒体大量报道。香港本地的狮语画廊带去了上海艺术家张健君的新作。在其上海分支画廊的经理席宇女士看来,张健君的作品不是那么前卫,很沉静,融合中西,喜欢的人很喜欢,没感觉的人则看不进去。但是,没等到公众开放日,张健君的新作在VIP之夜就取得了销售开门红。

  这也印证了香港新买家尤其是当地新买家的涌现,得益于香港市场近年来的快速崛起。如在传统的强项拍卖领域,香港近年来既吸引了包括内地嘉德、保利这样的拍卖业巨头进驻,也吸引了包括欧洲与亚洲的小拍卖行如邦瀚斯等入驻;甚至还有台湾等地区的小拍卖行。这自然会吸引当地众多精英加入这个行业。

  不过,香港艺术市场变化最快的还是属于一级市场领域的艺博会与画廊。香港巴塞尔作为艺博会的龙头带来“巴塞尔效应”,使香港的艺博会市场形成三个层次的细分:顶级层面是“香港巴塞尔”;专业博览会则处于中间等级,也就是今年3月新成立的“艺术中环”(Art Central),那两个古董博览会也属于这个层级;底部则是处于普及层面的“亚洲当代艺术”酒店博览会和“买得起的艺术节(Affordable Art Fair Hong Kong)”年度展览,参展作品的价格低于10万港元。至于众多国际大画廊(如高古轩、白立方等)入驻并带动本地新画廊涌现,也不妨看作“巴塞尔效应”的一个侧面。

  可以说,香港的新买家要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融入艺术,追求的是一种高品质的艺术化的生活方式。金铃言简意赅地说,他们作为中间层次的买家属于第二阶梯,首先考虑的是价格是否合适,并不特别在乎其投资回报。“我自己的收藏理念就会定位在消费品,要在我的经济承受范围之内。第二个是我喜欢的消费品。我一看这个东西跟我很有眼缘。第三,我会去了解我喜欢的这一件作品的作者,了解其市场潜力和将来的升值空间,了解这件艺术品将来会走到哪个层面,这个也是我考虑的。”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