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政策推动,中概股趁机抄底回归

[2016-02-19 11:25]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admin  阅读量:15616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导读:A股近段时间经历的大起大落似乎并未影响境外中概股私有化、拆VIE(协议控制构架)的进程。投行机构指出,国内相关政策的落地及新三板的崛起,仍然推动着中概股的回归。...

 

  7月9日晚间,国内首家赴海外上市的电商公司——当当网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收到来自董事长俞渝和CEO李国庆的私有化要约,以每股美国存托股7.812美元的现金,收购买家联盟尚未持有的公司全部已发行普通股。该报价较当当网7月8日收盘价溢价20%。同日,欢聚时代发布公告称,接到来自董事长雷军和CEO李学凌的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加入私有化大军。

  显然,A股近段时间经历的大起大落似乎并未影响境外中概股私有化、拆VIE(协议控制构架)的进程。投行机构指出,国内相关政策的落地及新三板的崛起,仍然推动着中概股的回归。

  “私有化之后,企业可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很多业务不用对外交代得那么清楚,这在业务成长初期时很有作用,毕竟在美国上市,在产品包装上无法‘注水’。”针对某些中概股的私有化问题,互联网分析人士王利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一些中概股最近半年一直在谋求转型,私有化对其显然很有利,可以帮助他们在以后的投资运作上的空间更大。

  准备充分,当当网“抄底”回归

  相比在美国上市半年便闪退的陌陌,股价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的当当网选择私有化,着实不让人感到意外。

  根据当当网董事会宣布的内容,俞渝和李国庆将以现金方式收购当当网所有流通的普通股,收购价格为每ADS7.812美元,比7月8日的收盘价6.51美元溢价20%。俞渝和李国庆目前拥有当当网35.9%的流通股份,相当于83.5%的投票权。

  当当网内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当当准备私有化已有一段时间,并非仓促决定。记者观察发现,过去一年中,当当网股价最低曾下探至7.49美元,大多数时候保持在8.44美元~14.24美元之间。7月8日收盘,当当网下跌2.54%,盘中跌至6.02美元。显然,此次私有化让李国庆“抄”到了过去52周来的最低点。

  事实上,李国庆和俞渝对当当网在美国市场的估值不满已久。李国庆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出,“当当的市值被严重低估”,尤其是当聚美优品和京东也在美国上市之后,李国庆更加坚定地这么认为。

  当当网是国内几家电商网站中最早成立的公司之一,曾号称“中国电商第一股”,早在2010年底就已经在美国上市,股价一度攀升至27美元。但如今当当网5.28亿美元的市值跟几个“后生晚辈”相比,已被数倍甚至数十倍地超越。

  王利阳对记者表示,过去几年当当网股价一直偏低,行业规模看似还行但由于高层谨慎持重,成长比较缓慢,在电商几次价格战中不幸跌出了第一阵营。近期当当网股价的大跌,却让其抓住了私有化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当当网上市后,2011年、2012年、2013年连续三年亏损,2014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8812万元,超过上市第一年(2010年)的3080万元。其背后是当当内在增长模式正在进行三大转型:从图书单一品类向综合电商转型,从PC互联网向移动无线转型,从传统出版物向数字新业务转型。

  其中数字业务已于今年1月成立独立公司运作,并与投资合作方接洽。为此,俞渝曾表示,2015年当当会继续加大在无线、数字业务方面的投入,提升当当的竞争优势。

  近30家公司收到私有化要约

  同日,欢聚时代也宣布收到董事长雷军和CEO李学凌的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要约提出以每ADS68.50美元的价格,收购当前其尚未持有股份。

  截至7月8日收盘时,欢聚时代的股价为58.34美元,市值为33亿美元,其过去52周最高价为96.39美元,这意味着欢聚时代股价已大幅下挫,这一私有化价格比最近收盘交易价格要高出17.4%。据了解,以李学凌为首的私有化财团一共持有欢聚时代35.7%的流通股,并拥有大概75.1%的投票权。

  王利阳认为,目前YY虽然整体发展平稳,但一直未能成为主导国内互联网发展的核心企业,国内“互联网+”愈演愈烈,回国上市的话,YY可获得更多的国有资源合作机会。

  在总市值约17万亿美元的美国资本市场,中概股板块曾是微不足道的一叶扁舟。2014年一季度末,排名前27位的中概股市值合计仅为1474亿美元,不到美国上市公司总市值的1%。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概股正竞相回国上市。今年6月以来,接连有完美世界、世纪佳缘、久邦数码、易居、人人、世纪互联等多家企业宣布拟私有化,目前收到私有化要约的公司近30家。投行机构指出,政策对企业VIE构架的放开、A股注册制的落地以及新三板的崛起推动着中概股的回归。

  不过,电商分析人士李彤认为,低价私有化损人不见得利已。放弃纽交所上市的机会成本过高,从私有化到在A股上市,即便一切顺利,耗时也要将近两年。上市后能否融到资、融多少完全没有把握。此外,也未必能获得理想的估值。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