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电商狂欢节即将到来。为了这场盛宴,各大电商平台早早地就开始准备,银行系电商也没有缺席。在工行融e购、建行善融商务等电商平台的主页核心位置,都推出了“双11”的相关活动。不过,与互联网电商铺天盖地的宣传相比,银行系电商多少显得有些冷清。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系电商平台目前整体面临流量变现难、用户活动频率低等问题,与互联网电商的加强合作可以形成相互协同的补位效应。
多平台推“双11”活动
“双11”并不只是互联网电商的盛宴。北京商报记者在建行电商平台善融商务个人商城看到,11月1日该商城发布快讯,推出“11.11善融精品聚”系列返券和“11.11精品秒杀”活动,精品聚的商品包括家用电器、数码电子产品、美妆珠宝等,且放在主页最显眼位置滚动播放。11月6日,建行还推出“11.11快贷客户专享秒杀”活动,推出活动的同时也宣传了该行的贷款业务。
工行的电商平台融e购同样在主页显眼位置滚动进行“双11”活动宣传,分会场涉及日常家用品、旅游出行和金融理财等多个方面。其中的金融理财无疑是最具有银行基因的产品,除了一只募集期在11月8日-12日的“11.11‘鲸’品节”理财外,工行还在贵金属活动中打出满额大返券、购金有豪礼等优惠。
相比两家国有大行,光大银行的电商平台“购精彩”也不逊色,11月1日-11日期间,推出11元、111元、1111元高折扣特惠商品,并有满200元减100元优惠、满200元抽“金品”等活动。
与互联网电商对比仍显冷清
如果单看银行电商平台的活动,覆盖的领域已经可以满足正常的消费需求,但与互联网电商相比,仍显得冷清不少。
今年互联网电商之间的“斗法”进一步升级。例如阿里推出“火炬红包”、“花呗提额”等多重新玩法,京东祭出“品牌日”、“神券日”、“PLUS会员”等活动,苏宁砸2亿元补贴用户。有业内人士直言,“双11”前夕如同阅兵仪式,各家电商都会把自己已拥有的、即将拥有的甚至还在概念中的一切力量做最大的展示,抢占消费者的每一秒碎片时间。
不仅如此,在新零售背景下,今年“双11”线下规模全线升级,参与的线下门店数量突破了百万量级,参与者也从原来仅有的品牌商家扩展到整个商圈。
互联网电商与银行系电商的火热程度差异从数据也可以得到反映。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工行融e购在2016年全年交易总额为1.27万亿元。另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仅“双11”一天,全网交易额就突破1800亿元,其中天猫“双11”销售额1207亿元,约为工行全年交易额的1/10。
事实上,银行系电商有着天然的优势。上游财经专家顾问江瀚对北京商报记者介绍,银行电商平台主要依靠提供金融服务来获取收入,比如支付通道的收入、融资服务的收入等;同时银行系电商能够用更低的资金成本获取较大的资金来源,从而在很多电商需要烧钱的市场上有较大的优势;加上银行系电商的消费金融业务更加成熟,有类似于信用卡积分、消费信贷这样的产品,也优于一般的传统电商。
二者的“相爱相杀”
但银行系电商的劣势也无法忽视,例如银行系统流程冗长、用户体验不佳,客户流量导入手段单一乃至发展路径不明等。对此,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院院长黄震分析称,银行的电商平台从基因上来说,和互联网电商平台是不一样的,后者用互联网思维和模式做营销,低价乃至免费推广,以及流量转化等都是主要模式。银行系电商平台则拥有天然的金融基因,显得较为保守,电商只作为金融补充,因此有迥然不同的做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互联网企业与银行都已经进入到对方的领地,除了银行建设电商平台外,互联网企业布局民营银行也成为一股风潮。银行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联姻”也越来越多。今年上半年,国有四大行分别和阿里、腾讯、京东、百度四大互联网巨头联手,一些股份制银行乃至地方银行也纷纷与互联网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对此,黄震认为,这是银行系电商平台受到经验教训的启发,看到自建平台可能无法圈得足够的用户,尤其是以银行自己的生态,给用户提供的场景不多、用户活跃度偏低、成本也较高,流量变现很难,因此转变策略,与互联网企业合作,能形成相互协同补位效应。
不过,江瀚也同时指出,从一般的情况来说,商业银行与电商企业通过合作的形式将比较好地解决原先各自的难点,但是既然是两个企业,就很难在合作上真正实现一致行动,电商企业和商业银行的诉求并不相同,如果商业银行只是为电商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话,双方可能还可以进行较好的合作,但是一旦银行也想介入电商业务,那么不可避免,银行与电商的冲突就会产生。所以,商业银行与电商之间是一个竞争合作博弈的关系,如何处理还是要看银行与电商的合作协议,以及长远发展战略。
北京商报记者 程维妙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