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民生 > 正文

铜价进入调整期

[2018-01-23 12:21]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辑:子墨  阅读量:17353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1月中旬,自2017年12月中旬以来一直表现坚挺的铜价一举跌破60日均线支撑。笔者认为,一方面是因为一直被市场忽略的利空集中释放,如库存累积的压力、季节性淡季,资金成本上升导致春节前备货活动清淡,下游需求受到冲击。这些集中释放导致铜价高位大......

1月中旬,自2017年12月中旬以来一直表现坚挺的铜价一举跌破60日均线支撑。笔者认为,一方面是因为一直被市场忽略的利空集中释放,如库存累积的压力、季节性淡季,资金成本上升导致春节前备货活动清淡,下游需求受到冲击。这些集中释放导致铜价高位大幅调整。另一方面,目前市场对于铜价的看法乐观的居多,尤其是缺乏大型铜矿投产和废铜进口政策,一旦乐观预期没有兑现,就容易引发多头自我踩踏。

短周期利空集中释放

从供应端来看,国内精铜库存累积压力显现。一方面,四季度大多数冶炼企业没有大规模检修计划,2017年12月精炼铜产量同比增长9.8%至78.6万吨;另一方面,尽管内外比价走低和进口亏损,但2017年9—11月精铜进口同比增速依旧高达19.6%、12.4%和18%,2016年同期是负增长的。

每年1至2月,国内库存高于上一年四季度是正常的季节性现象,体现季节性消费淡季的特征。但是2017年四季度至今废铜进口收紧的情况下,库存同样在上升意味着需求淡季超过往年(废铜替代消费缺失)。

铜加工企业方面,去年12月至2018年1月铜杆加工企业开工率降至60%,大型铜杆企业开工率不过66%。部分地区受到天然气供应紧张的问题而停产甚至提前放假,京津冀地区受采暖季限产影响的限产。唯有铜管企业开工率尚处于高位。

另外,在资金成本上升背景下,下游备货活动清淡。2018年1月初,包括央行和银监会在内对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在内的表外融资和商业银行业务规范条例不断出台,去杠杆导致资金成本继续抬升。

中周期市场可能过度乐观

从复产和扩产计划来看,2018年铜矿产出情况好于2017年。一方面,加拿大艾芬豪矿业公司和紫金矿业旗下年产能为30.6万吨的Kamoa铜矿预计2018/2019年可能试产。另一方面,2019年的铜矿项目有南方铜业旗下年产能为12万吨的Tia Maria铜矿、嘉能可在刚果的Mopani铜矿、KGHM旗下的Sierra Gorda铜矿和Codelco/ Freeport旗下的El Abra Mill大概率复产。复产和扩产的理由在于部分铜矿企业资本支出在2017年触底反弹,包括必和必拓和力拓两大公司2017年已经分别提升资本支出15%和5亿美元,2018年继续提升。

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铜矿产量增速回落并不必然导致铜价暴涨,需要关注需求情况。回顾历史情况,1996年—2002年,全球铜矿产量增速从10.1%下降至-0.42%,在此期间,沪铜活跃合约年度收盘价从20640元/吨跌至15960元/吨。同样,2007年、2013—2014年全球铜矿产出增速是明显回落的,但是铜价同步下跌。只有2004—2006年、2009—2010年期间,全球铜矿产出增速回落才导致了铜价大幅上涨,主要原因是前者中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后者受4万亿元刺激计划和美国QE提振,铜价上涨可能更多来源于需求的扩张和产量下滑的共振,两者背离越大,涨幅越大。

笔者认为,随着中央对地方债务和PPP项目的规范,地产投资完成去库存下的投资降温,这都意味着2018年传统两大领域铜需求增速是回落的。新能源汽车尽管对铜消费拉动相对增速较高,但是2018年绝对量却不会超过3万吨,到2020年需求增量理论上才达到15万—20万吨左右。

综上,从短周期逻辑来看,2018年铜价不能脱离需求单看供应。季节性淡季下,铜市库存压力增加。环保对下游需求的掣肘和美元反弹、利率上升都意味着铜价可能进入向下的调整期。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