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遭遇过前往药店买药,却被告知店里缺货的情况?
在这里我们说的可不是原材料珍贵、工艺复杂的稀缺药,也不是《我不是药神》里的那类零售端禁售的靶向药物,而是价格便宜、通常随处可见的低价药。
不管是硝酸甘油,还是维生素B2片、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长期以来,不少既廉价又管用的“救命药”,为破解疑难杂症、保障人民健康,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一些百姓爱用、好用的“救命药”却频繁出现供应短缺,个别品种甚至还有渐渐趋于消失的迹象。
今年3月,《每日经济新闻》刊发的一篇报道指出,冠心病患者必须随身配备的“救命药”——硝酸甘油片在全国范围内陷入了短缺状态,有患者反映,为购得这款必不可少的药物,需要托人跋涉3000公里“代购”。在北京等大城市,自年初开始,原价7元一瓶的硝酸甘油片价格一度升至50元/瓶,即便这样还出现了“有价无市”的状态。
不只是冠心病人的“救命药”硝酸甘油,有媒体统计,近年来出现过短缺的药物还包括:2011年,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出现全国性紧缺;2012年,治疗心脏衰竭的抢救用药“西地兰注射液”短缺;2013年,治疗甲亢的“他巴唑”断货;2015年,心外科用药“地高辛片”“放线菌素D”断供……
与传统上因为原料稀缺、制造工艺复杂导致药物“断货”不同,上述药物的发明时间一般较早,组分较为简单,其配方也在很多年之前进入了公有领域。以当前的化工水平和制药能力,要生产出足量的必备药,可以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由此看来,低价“救命药”并不存在持续短缺的基础。这些药物之所以越来越难以保证供应,归根结底恐怕不是“能力问题”而是“经济问题”——此类药物成本低,但售价也低,制药企业很难从中获得稳定的利润,甚至还面临着亏损的可能。
在“利润指挥棒”的影响下,药企自然会倾向于生产销售价格更为昂贵的新药,而非虽然有相似疗效但价格偏低的“老药”。
那么,如何破解这一困扰药企和患者的难题?
我们注意到,近段时间,政策层面“看得见的手”屡屡发力,力图化解长期存在的“低价药难觅”弊端。
比如今年10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意见》,要求从药品采购、使用、储备以及价格监管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力促短缺药品保供稳价。
政策出招,自然是希望通过“看得见的手”来发挥引导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要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真正激发生产厂家的积极性。
就在12月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做好当前药品价格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对于国家和省级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工作会商联动机制办公室短缺药品清单所列品种,允许经营者自主报价、直接挂网,医疗机构按挂网价格采购或与经营者进一步谈判议价采购。
有专家认为,让企业自主报价,企业就可以及时在药价中反映出成本,并加上合理利润,由此自然会激发企业愿意生产低价药的主观能动性。
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政策层面不单单是以行政手段来促进解决低价药的短缺,而是以政策引导+市场激励的机制,通过“组合拳”的方式,来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难题。
要对低价药短缺问题治标治本,就要构建起一套全面完整的“以量换价”机制,确保在药品价格即使不存在明显的涨价空间,企业也可通过规模化的生产获得稳定的利润。随着近年来带量采购政策的逐步推广,再加上刚刚顺利完成的新一轮医保谈判,已经证明这条道路是走得通的,是可行的。
有效救命的低价药,是全民医疗保健必不可少的“安全网”。破解低价“救命药”屡屡短缺的难题,我们期盼政策“组合拳”起效发力。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