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范晓)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日前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2016年人民币国际化从高歌猛进阶段迈入调整巩固期,政策与市场各领域有进有退,基础建设日趋成熟完善。截至2016年末,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为2.26,同比下降29.8%,但不改长期上升趋势。
“8·11汇改和人民币汇率出现强烈贬值预期之前,人民币国际化指数达到最高点3.91。”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柞解读报告时表示,随着人民币汇率持续承受贬值压力,人民币国际化指数有所下降,目前是阶段性低位的2.26。随着人民币汇率逐渐趋稳,中国金融市场不断对外开放,预计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将继续稳步提升。
报告认为,2016年由于美联储加息,市场存在人民币贬值预期,加上资本管理政策趋紧,人民币国际债券、国际信贷交易规模明显减少,导致人民币国际金融计价交易综合占比为3.59%,同比下降24.4%。然而,人民币加入SDR后储备功能有所增强,“一带一路”倡议也扩大了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在对外直接投资、熊猫债、海外信贷领域人民币使用规模显著增长,频现新的亮点,拓展了人民币的金融交易功能。
报告建议,今后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人民币金融市场,增强人民币的金融交易功能,提升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交易中的地位。
据悉,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编制的综合量化指标,用以客观描述人民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实际使用程度,以及人民币在贸易结算、金融交易和官方储备等方面执行国际货币功能的发展动态。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