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原油期货备受期待
一个新的变量正在加速石油市场的颠覆。继布伦特原油期货和美国原油期货之后,中国版原油期货将在上海“亮相”。与其他大宗商品品种不同的是,原油期货一诞生便将面向世界。
陈通分析认为,可以预见,在当前原油市场的买方环境之下,中国推出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将有力提升人民币在国际原油贸易中使用率,增强国际金融市场对人民币持有意愿,加速产油国去美元化进程。
“中国计划推出石油期货,是人民币国际化中重要的一环。目前有外媒称,中国推出的石油期货可转换黄金,通过黄金来为中国的石油期货背书,无疑比直接推出人民币结算的石油期货更容易被世界所接受。而人民币的国际化伴随‘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能够真正解决我国产能过剩,外汇储备受美元牵制等一系列问题。”付晓芸表示。
付晓芸说,如果通过黄金背书,而使得世界接受人民币计价的石油期货,无疑会加速石油去美元化的进程,也将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也有利于解决我国现在发展中的诸多问题。
“中国推出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一是可以为国内涉油企业规避原油价格风险提供有效工具,有利于维护石油市场稳定运行;二是可以增强中国在国际原油市场的定价话语权,有利于保证我国能源和经济安全;三是可以提升人民币在亚太地区的流动性,有利于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陈通展望道。
石油美元终结 人民币并非主因
近期,高频经济公司经济学家卡尔·温伯格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全球第一大产油国沙特正面临一种新的选择——采用人民币来交易石油,一旦沙特松口,开始用人民币交易石油,那么石油市场将大踏步迈向去美元化。
这并不是产油国首次迁离美元的尝试。此前,委内瑞拉就为了抵制美国独裁,提出一篮子货币系统来结算原油和其他产品的国际贸易,并使用人民币作为原油计价货币。
但石油的去美元化并不意味着石油人民币机制的确立。实际上,有研究人士指出,需要清醒认识到,石油人民币机制距离真正建立还相差甚远,当前,需要加紧研究构建石油人民币机制的基础和条件,为人民币国际化探索突破口。石油美元的瓦解,究其原因,也并非主要来自中国的推动,更多是由于美联储自身行为及其强势美元政策的结果,以及沙特阿拉伯等产油国不断增加产量造成世界原油供过于求。
影响石油的因素已经越来越多元化。“2016年,在边际成本支撑和OPEC冻产达成协议,原油触底反弹的情况下,而美元在这其中对原油的影响已经成为次要因素,因此原油和美元的相关性有所下降。”金石期货分析师黄李强表示。
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在石油交易中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据可查数据,2016年,中国进口了价值1162亿美元的石油,占全球原油总进口量的17.3%,美国进口了价值1081亿美元的石油,占全球原油总进口量的16.1%。从来源国来看,2017年1-7月,中国三大石油进口来源国分别是俄罗斯(29.2%)、安哥拉(27.1%)、沙特(26.5%)。此外,伊拉克(17.8%)、阿曼(17%)、伊朗(14.5%)也是中国重要的石油进口来源地。俄罗斯和中国在交易石油过程中已经采取去美元运作。
陈通分析认为,2017年中国将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原油进口国,在国际油市的地位举足轻重。当然,“石油人民币”体系的建立还需要中国不断深化资本市场开放和石油行业市场化程度。
美元的阴谋与阳谋
石油与美元的姻缘,要从黄金说起。
1973年,运行近30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令美元急切地寻找新的能够支撑美元信用的标的。在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努力撮合下,1974年沙特等海湾国家采用美元作为石油贸易的唯一货币,在沙特的“示范”作用下,世界上所有石油贸易均开始采用以美元定价。自此,以石油为参照、美元为中心的石油美元体系正式确立。
在该体系中,美国作为核心国家,投资、消费并输出美元;欧洲、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地区持有美元;亚洲国家实行紧盯美元的汇率政策,通过向美国、欧洲出口商品获取美元。该体系自确立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
首先是体系的确立和强化阶段。从1974年到1986年,是石油繁荣的年代,也是石油美元体系运作最为顺畅的阶段,沙特等地的石油源源不断地运往美国,然后它们使用出口石油的收益来为其进口货物和服务提供资金,并把石油收益中的一部分盈余存储进外汇资产。在这一阶段,双方都从中受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石油这一龙头品种的带领下,美元逐渐确立了其在大宗商品交易中的主导地位,在铜、石油、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的全球交易中,美元的使用比例迄今已经超过90%。
其次是体系的松动阶段。从1986年到1999年,该体系开始出现松动,主要原因在于美国通过抑制油价和美元汇率的过快上涨来控制通缩,然而这令沙特等石油输出国蒙受损失。
最后是体系的进一步弱化和瓦解阶段。从2000年至2013年,石油价格进入长期的上涨趋势,欧元也进来“分一杯羹”,融入该体系,以欧元结算的石油交易明显增加,据统计,欧元的这“一杯羹”已经占到了全球石油交易的25%。2014年之后,石油价格长期下跌并崩盘,石油出口国的对外及财政收支平衡被损害,石油出口国出现低进口和外汇储备送返现象。2014年,OPEC成员国在近20年来,首次从金融体系中抽取流动性。
尽管石油美元走向没落,但不可否认的是,该体系对美元及美国经济发展在历史上提供了不可小觑的支撑。
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宏观研究部副总裁付晓芸表示,上个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美国要重新寻找维持美元权威性的标的,后来将着眼点落在石油上。通过与沙特的利益交换,使得中东地区接受美元作为石油贸易的结算货币。上个世纪70年代起,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全球石油贸易份额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也通过这一世界第一大实货贸易,使得美元成为了真正的国际货币,确立了美国的权威性和霸权。其余国家对于美元的需求,近几十年来对于美国不断的资本输入,成为了美国可以维持其庞大资产负债表的重要因素,而资本的输入又不断支撑着美国经济发展所需。
“在石油美元环流体系下,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得以巩固,美国获得丰厚的“铸币税”收益并能够通过美元贬值转移国内债务。其次,美元以证券、新兴产业投资以及其他商品贸易的形式回流美国,能够降低国债收益率和融资成本,刺激低储蓄和高消费,美国经济由此获益匪浅。”一德期货原油分析陈通认为。
“石油是支撑美元的重要一环,所以美国对破坏石油美元体系的举动非常忌惮,挑战 石油美元体系相当于挑战美国主导的全球秩序。”有研究人士指出。
“在保持美元的世界硬通货币地位的过程中,在世界贸易领域,没有哪种商品可以与石油相提并论。”威廉·恩道尔在其《石油战争》一书的前言中说道。如他所理解,对华盛顿和华尔街的人来说,这个系统简直就像是一台神奇的印钞机。
而现在,这个曾经支撑美元、提高美元资产价格的系统似乎正在失灵。近年来,包括石油生产国、石油进口大国在内的一些国家逐渐尝试非美元运作。石油,又被称作黑色黄金,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甚至称其为“控制整个世界所有的一切”的基础,目前来看,正在从美元的羁绊中挣脱、迁离。
在石油交易中,人民币的积极姿态备受瞩目,尤其是上海原油期货的备战,对国际石油定价机制及中国大宗商品影响力又会带来什么变化?
□本报记者 王超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