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央行照例公布了月度金融统计数据初值,很多人没发现,央妈在网页下方悄悄增加了一条注:
注2:2018年1月,人民银行完善货币供应量中货币市场基金部分的统计方法,用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取代货币市场基金存款(含存单)。完善后,本期M2余额扩大1.15万亿元,去年同期M2余额扩大8249亿元,数据可比;本期M2余额同比增长8.6%,2017年末M2余额同比增长8.1%。按完善前方法统计,2018年1月末M2增速为8.5%。
这是1994年以来,央行第四次调整M2统计口径。
央行将货币基金视作货币
M2统计口径调整,把“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全部纳入了M2。非存款机构部门是指除银行之外的个人和机构,包括散户、非金融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资管产品),他们购买的货币市场基金我们暂简称为“非存货基”,与之对应的是银行表内购买的货基,两者对M2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国信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剑做了一个案例,让大家有个直观的感受。
首先假设有一间银行,存款人小李在里面存了100元,该银行没投放任何信贷,仅在央行存放了100元准备金。
然后,小李拿这100元存款购买了新发的货币市场基金,它当然归入“非存货基”类别。这时,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存款人从小李变成了货基。
对于货基来说,也可画出一张“资产负债表”,持有人是小李100元,起初的投向是100元存款。
现在,货基的基金经理开始把100元资金投放出去。他拿70元作为协议存款(或买银行存单),继续放在银行,然后买了20元新发的国债,10元新发的企业债。完成这些购买后,货基的“资产负债表”是:
这时,发债企业拿到10元,也存在银行;国债发行的20元存入国库,则相当于回笼货币,银行左边少了一笔20元的准备金,右边少了一笔20元的存款。最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
这次央行的M2口径调整,就要从上述货基、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说起。
原先,央行把货币市场基金在银行的存款(含存单)计入M2,在本例中也就是70元。而企业存款同样也是计入M2的,于是目前M2总的余额是80元。原来小李买货基前是共有100元M2,但后来由于货基购买了20元国债,导致M2被回笼20元。如果不买新发的国债,则货基不会影响M2余额。
但按新的统计口径,是用非存货基余额计入M2,而不再计入货币市场基金在银行的存款(含存单)。在本例中,是小李持有的100元计入M2,货基存在银行的70元则不再计入M2。然后,企业存款10还是继续计入,那么M2总的余额是110元。
这比原来的统计口径多出了30元。对比前后两种口径,差异主要是:(1)原口径下,货基购买国债而回笼了20元存款,但新口径下统计全部货基,因此差异20元;(2)新口径下,企业存款10元被重复统计,因此差异了10元。
可见,新的统计口径下,对企业存款重复统计,对国债发行回笼的存款也继续统计,因此是有重复统计嫌疑。那央行为何做出这样的调整呢?核心原因在于,小李持有的100元货基,虽然不是存款,但和存款一样,可以当钱花。这归功于2013年余额宝开创的货基的支付功能,因此让货基像钱一样可以用于流通。
因此,在本例中,企业持有10元存款,可以流通,故计入M2。而小李持有的100元货基份额,也同样可以用来购物,所以某种程度上它也属于货币。因此,此次央行将其纳入M2统计。
广义货币M2历史变迁
1994年10月28日,央行印发《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首次规定我国四个基本货币层次的划分。包括:
M0:流通中现金(货币供应量统计的机构范围之外的现金发行)
M1:M0+企业存款(企业存款扣除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信用卡类存款(个人持有)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其中,M1,即狭义货币;M2,即广义货币;M2-M1即准货币。另外,M3系出于金融创新不断出现的现状考虑而设,目前暂不编制这一层次货币供应量。
在此后的统计中,央行只公布M0、M1、M2三个基本货币。M0、M1口径大致不变,主要是广义货币M2随着金融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增加。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年报等资料梳理,央行已经先后对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进行了四次修订。
2001年6月,由于股票市场发展,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规模增加,央行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M2。
2002年,中国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开始入华,央行将在中国的外资、合资金融机构(包括外资银行、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号、外国财务公司及外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人民币存款,分别计入不同层次货币供应量。
2011年10月,鉴于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和住房公积金存款规模较大并已对货币供应量造成影响,央行将上述两类存款纳入M2的统计范围。
2018年1月,央行完善货币供应量中货币市场基金部分的统计方法,用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取代货币市场基金存款(含存单)。
此外,央行自2002年起参照《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MFSM)等国际标准,对我国货币统计框架的名称及范围进行规范。如,自2006年起,央行开始编制“存款型公司概览”,同原“银行概览”相比,不再包含信托投资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其他存款”项目自2006年起不含非金融公司保证金存款。
经过四次调整,M2主要由四部分内容构成:流通中货币(M0)、企业存款、居民存款、非银存款。其中,货币基金存款(含存单)计入M2中的非银存款。
美国、欧盟一直是这么统计M2的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美国和欧洲的货币分层中,已经将部分货币基金纳入到广义货币的范围内,对中国的M2范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美联储对美国货币层次的划分中,广义货币M2除包括M1之外,还包括小额(10万美元以下)定期存款、储蓄存款、零售货币市场基金份额等内容。在美国货币分层中,机构所持有的货币基金被划分到M3。
在欧盟的货币分层体系中,广义货币包括了中间货币、回购协议、货币市场基金等。
余额宝们或居民的货币基金纳入M2范围,让央行货币统计信息更贴近中国金融体系的实际。
6.7万亿货币基金或许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
货币基金已占据公募基金的半壁江山。截至2017年年底,货币基金的资产净值规模为67357亿元,占公募基金总额的58.06%。
去年前11个月货币基金可谓公募基金规模激增的“助推器”,但12月份货币基金规模连涨的势头终止,因为监管层倡导货币基金回归本源,基金公司一改过去年底利用货币基金冲规模的“惯例”。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货币基金规模下滑688.24亿元,环比下降1.01%。截至去年底,货币基金总规模为6.735万亿元,占公募总规模比例为58.07%,这一水平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2017年12月以来,监管层对货币基金年底冲规模的监管动作频频,先是去年12月8日召开基金评价座谈会,要求基金评价机构淡化货币基金规模,协会也不再公布包括货币基金规模的基金管理人排名。日前的监管会议提出了更细化的10余条监管要求,基金管理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宣传扩大货币基金规模,并防控岁末年初流动性风险。
国信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剑分析称,货基起到了一种货币派生功能,并且不受约束,可以成倍地派生。当然,现实中由于货基本身也受到一定监管,发行量有限制,所以派生量不会太猛。但其余额已达好几万亿(其中一部分是由银行表内购买的,不计入M2。还有些销售渠道的货基是完全不具备购物功能的,赎回也要T+2到账,但很难精准统计出来),因此已经对购买力构成影响,应当计入。
因此,这一小小的口径调整,其实是对货币的界定产生很大改动。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对M2的界定是严谨的,边界是清晰的,但现实中货币或货币类似物的边界却有时是含糊的,因此除了M2中的那些名堂外,总还会有些东西,时不时起到全部或部分货币的职能(比如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有些企业也可以用来支付货款),这些东西要不要全部纳入M2,会存有一定争议。货币当局会根据实际情况,时不时调整M2口径,以便尽可能完善地包括常用的货币种类,以便较为客观地反映现实中的购买力、流通力。
当然,对于宝宝们发行和销售机构来说,还不能确定这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正式纳入M2,意味着开始正式肩负货币职能,而国家为了保障货币的安全稳定,一直是施以严格的监管的。因此,宝宝们未来或许将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
余额宝迎多次调整
2月1日起,余额宝将设置每日申购总量,即单日实际申购达到设定额度时,当日不再受理申购申请。
余额宝页面显示,申购时间从每天9点开始,如果用户在转入时,页面提示今日转入总量已满,可在第二天9点后再操作转入。
据了解,天弘基金会根据余额宝的实际运行情况、客户需求,并结合市场环境及历史申购赎回情况,动态调整每日申购总量。
此次调整的时间暂定在2月1日至3月15日。天弘基金表示,此举是为了保持余额宝的长期稳健运行,并防止规模过快增长。
对用户来说,这一限制也意味着在2月1日-3月15日间,余额宝将暂停自动转入功能,但余额宝转出、消费、收益结算、赎回等都不受影响。
自2013年上线以来,天弘基金开启了一系列针对余额宝申购及保有额度的主动调整。
余额宝最开始限额为100万份(1份1元)。2015年7月24日天弘基金发布公告称,决定自即日起取消余额宝不超过100万份的限制。
2017年5月27日起,将个人交易账户持有额度上限调整为25万份,已有存量不受影响。
2017年8月14日起,将余额宝个人交易账户持有额度上限调整为10万份,已有存量不受影响。
2017年12月8日起,余额宝设定单日申购总额为2万元,个人交易账户持有额度10万维持不变。
通过对比前几次调整,不难发现,这次余额宝调整力度最大,原来不管怎么说,只要买,不超限额就能买到,这次就得靠“抢”了。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