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苏州记者辞职卖重庆小面 年营业收入200万

[2016-02-19 12:17]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admin  阅读量:15150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说起苏州美食,其发挥到极致的鲜甜、清淡、原汁原味闻名天下。不过,近一年来,苏州市民却被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味觉体验征服——重庆小面。而这,全都归功于在苏州市阊胥路开重庆小面馆的张顺。...
苏州记者辞职卖重庆小面年营业收入200万(图)

  张顺店内的重庆小面 受访者供图

  苏州记者辞职卖重庆小面 年入200万元

  说起苏州美食,其发挥到极致的鲜甜、清淡、原汁原味闻名天下。不过,近一年来,苏州市民却被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味觉体验征服——重庆小面。而这,全都归功于在苏州市阊胥路开重庆小面馆的张顺。就是这个从小不沾麻辣的张顺,在去年五六月份来渝旅游时,偶然吃到重庆小面,从此便深深着迷。回到苏州后,张顺辞去电视台记者的工作,开始筹备创业。去年10月,张顺的面馆开业后迅速走红,随后被评为“苏州最好吃的30碗面”。仅1年时间,营业收入就高达近200万元。前天,央视财经频道还对他进行了专访报道。

  缘起 吃了重庆小面倾心不已 将“重口味”带回家乡

  28岁的张顺是江苏无锡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此前是苏州电视台的新闻记者,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虽然张顺创业的想法酝酿已久,但直到去年五六月份,他在重庆吃到一碗重庆小面后,创业才真正落到了实处。

  “第一次吃小面,我真的被惊艳到了!”张顺昨日告诉记者,此前,他的意识里几乎没有“麻辣”这两种味觉。在重庆旅游的四五天中,他按照小面50强的榜单四处寻觅,体验了不同风味的重庆小面。

  回到苏州后,央视正在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也介绍了重庆小面的饮食文化,这也坚固了张顺卖重庆小面的想法。“当时,我做了一番市场调查,发现苏州还没有一家正宗的重庆小面。”张顺坦言,苏州的面食文化十分深厚,甜汤面几乎是当地人的最佳早餐。那习惯了“小清新”的苏州人,能否接受这样一碗重口味的麻辣小面呢?

  抱着这样的顾虑,张顺与一些朋友反复讨论,最终认为可以尝试一下。“既然我能被它惊艳到,为什么其他苏州人就不会呢?”之后,张顺果断辞去记者工作,并托人找到一位小面师傅,专程跑到重庆学手艺。“从调料的搭配到油辣子的制作,我花了10天时间学习,回到苏州后就与姐姐一起筹备起开店事宜来。”[!--empirenews.page--]

  张顺在面馆厨房忙碌

  张顺在面馆厨房忙碌

  挫折 开业第一天员工跑路 麻辣味一度不被看好

  经过3个月的精心筹备,2014年10月,张顺的重庆小面馆正式开业,取名为“牛魔王重庆小面”。不过,张顺的经商之旅,未能顺风顺水。

  “很多老苏州人都不相信,以麻辣味为主的重庆小面能在当地吃得开。”张顺说,类似的质疑声一直不绝于耳。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开业第一天,自己的挑面工就突然跑路消失,使得本就忙碌的第一天乱成一锅粥。“没办法,我只能自己临时充当挑面工。”

  当天,挑了几百碗面后的张顺,双手被磨起了血泡。“疼得连筷子都拿不稳,不过我仍坚持了10天。”张顺说,这10天时间里,他每天清晨5点起床,忙到次日凌晨2点才休息,“那段时间真是累得不行。”

  更令张顺生气的是,开业十多天后,一位50来岁的苏州大妈撂下一句狠话:“你这个面怎么是这种味道,谁会吃你的?在苏州,最多撑不过3个月。”张顺说,当时这位大妈出于好奇点了碗重庆小面,吃了几口就大发其火。[!--empirenews.page--]
 

  坚守 追求小面本味 原料几乎来自重庆

  张顺没有放弃,并将顾客的目标人群瞄准当地的年轻人、外地人,特别是重庆人。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张顺的小面馆生意越来越火爆,在这个面积不足110平方米,能容纳六七十人的店里,客人经常从二楼排到了马路上。“我猜到有生意火爆的那一天,但没想到会火爆得如此夸张。”

  张顺说,每天,不少顾客为碗小面要苦等1小时,也因此引来一些顾客抱怨,“生意最好的时候,我们曾给近100位顾客退了单。”如今,每天的顾客仍然络绎不绝,每到饭点高峰期,店里总有食客在拿号排队。

  生意为什么会这么火爆?张顺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对重庆小面味道的固执坚守。“我的原则是绝不改良!”张顺认为,如果要改良,那就不能算是正宗的重庆小面,也必定失去它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因此,不论是面条、调料,张顺通通要求要有足够的重庆味道。

  “重庆小面用碱面,我找了一位云阳人专门订做,选用了四五种最适合重庆小面的辣椒。”张顺告诉记者,甚至连每天制作油辣子的工具,他都是用最原始的石臼手工制作,力求将麻辣发挥到极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