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坚守三株品牌吴炳新:发酵中药将再塑辉煌

[2017-06-21 11:12] 来源:中新网 编辑:牧晓  阅读量:17767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三株发酵中药技术已获得包括欧盟、中国、韩国在内的23项专利认证。”近日,三株集团董事长吴炳新在出席世界中医药大会第三届夏季峰会发言时表示,益生菌发酵中药产品具有疗效提升、安全性提升、依从性好、改善人体内的微生态环境和酶平衡、节约药材用量五......

“三株发酵中药技术已获得包括欧盟、中国、韩国在内的23项专利认证。”近日,三株集团董事长吴炳新在出席世界中医药大会第三届夏季峰会发言时表示,益生菌发酵中药产品具有疗效提升、安全性提升、依从性好、改善人体内的微生态环境和酶平衡、节约药材用量五大革命突破和成就。

成立于1993年的三株集团,经过24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发酵中药生产基地。今年3月,三株集团在通过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水平等环节的严格审核后,再次收到由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授予的“高新技术企业”荣誉证书。

“企业如果没有核心技术和真正高科技产品的支撑,结果只能失败。”据吴炳新介绍,自1993年成立之初,三株始终在科研领域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科研综合经费的投入从未低于年利润的6%,并且作为一条硬性规定来坚持贯彻。

作为三株集团的领航者,接受记者采访时,年近80岁的吴炳新依然精神矍铄,这位企业的掌舵人与发酵中药的研究学者,吴炳新很少提及三株和他个人所获得的各项殊荣,不得不提时也是一句话带过。吴炳新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做好健康事业,从不放弃、不转向。”

在采访中,吴炳新表示,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内他做了三件事。作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见证人和成功的参与者,吴炳新首先在1993年创办的三株高科技企业,已成为一家集科、工、医、贸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工商企业,公司拥有医药集团、生态美集团、三株医院和三株科研基地等。

坚守三株品牌吴炳新:发酵中药将再塑辉煌

第二件事,吴炳新于1979年至今历时30余年完成了以《消费论》《消费通论》为标志的“消费科学理论体系”建设。2012年1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领导管理科学新论》。2013年5月,《领导管理科学新论》(英文版)由牛津出版社出版,并列为美国休斯敦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和中国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研究生研修班教材,修15学分。

第三件事,吴炳新拥有个人发明专利19项,国际专利3项,曾被评为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功勋人物。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人们与疾病斗争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针对传统中医药存在着“提取工艺落后、效果慢、难以吸收、良药苦口、难以长期服用”等缺陷,吴炳新带领三株集团历时10余年,开展对“肠道益生菌对天然药物的作用”的研发工程,对传统中药的炮制工艺进行改革、发展,目前发酵中药技术获得成功。以人体仿生、多菌共生的生物工程技术研发的发酵中药制剂获得国家专利,并获得韩国、日本、欧共体多个国家的专利保护。

吴炳新介绍道,与传统中药相比,发酵中药具有五大突破性改变:一是,传统中药炮制技术提取的基本上是大分子物质,但经过益生菌转化后,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人体吸收更完全;二是,在“在线调控、多菌共生”技术下,中药经过多种益生菌的多级发酵,疗效增速,效果明显;三是,药效增倍;四是,“是药三分毒”则在微生物发酵状态中,中药中的部分有毒物质得以分解,毒副作用显著降低;五是,“良药不再苦口”,经益生菌分解转化,中药原有的苦味被遮掩或改变,口感良好,利于长期治疗服用。

三株集团拥有两大核心技术——“益生菌多菌共生发酵技术”与“益生菌多菌共生发酵中药技术”。截至2016年12月,三株集团已获得包括欧盟、韩国、中国在内的23项专利认证。2013年到2015年,三株共获得10项专利,并且把科研专利转化为包括赐慧宝、古松泰、菌菇艾克、酵玛咖在内的19个产品,这19个产品均已通过食药监督检验检测中心的检验,取得检验报告,已量化生产在市场销售。

在公司产品结构方面,公司运用自主核心专利生产的28款发酵中药产品对应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糖尿病、肿瘤和杂症等方面有很好的医养效果。

对于三株未来的发展,吴炳新表示,三株集团在2017年将进一步整合资源,着力布局和服务国际市场。采取先易后难的战略,将在东南亚地区以及获得专利授权的国家推广发酵产品,以此为突破点,实现滚动发展。

三株集团的产品生产不仅要坚持药材的道地性,也要通过技术发展提升创新性。中医药发展需要把中医方剂用现在的生物技术制造出来,开发转化,提升创新性。

据公开资料显示,三株福尔制药有限公司占地16万平方米,获得国家药品保健食品生产GMP认证,具备生产保健食品、药品(5亿片剂、90吨丸剂、1亿粒胶囊、90吨颗粒剂、口服液/合剂2亿瓶)、食品、中药提取四大类别的生产能力。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