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称,2017年5月,研制宽体客机的中俄合资企业将在上海成立。飞机应在七年后完成首飞,10年后开始销售。飞机将在俄罗斯研发,在中国生产。目前,项目预计耗资130至200亿美元。此前有报道称,俄罗斯正在为飞机制造35吨推力的PD-35发动机,这至少需要10年时间。因此,第一批飞机将安装通用电气或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发动机。这种未来客机在俄罗斯的代号为ShFDMS,在中国为C929。其性能将超过空中客车和波音飞机至少10%。
据俄罗斯红星电视台网站4月18日报道,“在中国生产”绝不意味着飞机将全部在中国制造。俄罗斯计划制造混合机翼、增升装置和航电设备,中国制造机身和尾翼。所有部件将在上海郊区的飞机制造厂组装。
报道称,关键问题是这种分工对俄罗斯航空工业有何好处。俄联合飞机制造公司总裁尤里·斯柳萨里解释说,这么做是因为飞机的主要销售市场在中国:未来20年内需要几百架这种飞机。
不过,也有其他原因。航空专家奥列格·潘捷列耶夫认为:“很显然,谁愿意投资更多,谁就能设定项目。”他指出,双方各自承担最擅长的工作。俄罗斯有雄厚的设计力量,中国能打造强大的生产平台。此外,中国不受制裁,这意味着它能在国外自由购买一些部件和设备。
报道称,高科技领域的合作总是一个有利有弊的复杂过程。其优势在于资金由两国共同承担,双方各展所长,不必一切从头开始。如今,包括波音和空客在内的几乎所有民用飞机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研制的。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